妇产科主治医师复习资料:胎盘早剥的病理和病因

胎盘早剥的病理变化和分型

主要病理变化为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自附着处剥离。可分为显性剥离(外出血)、隐性剥离(内出血)及混合型3种类型。胎盘早剥尤其是隐性剥离时,胎盘后血肿增大及压力增加,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导致肌纤维分离、断裂及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淤斑,称为子宫胎盘卒中。偶尔血液也可渗入阔韧带、输卵管系膜,或经输卵管流入腹腔。卒中后的子宫由于收缩力减弱,可发生大量出血。严重的胎盘早剥可以导致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胎盘早剥的主要病因

1.血管病变: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肾炎孕妇,底蜕膜螺旋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血管破裂流至底蜕膜层形成胎盘后血肿,导致胎盘从宫壁剥离。

2.机械性因素:孕妇腹部直接受撞击、摔倒腹部直接触地、外倒转术矫正胎位、脐带过短(<30cm)或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部下降牵拉脐带、羊膜腔穿刺时刺破前壁胎盘附着处,血管破裂出血等引起胎盘剥离。

3.子宫体积骤然缩小:双胎妊娠第一胎娩出过快、羊水过多破膜后羊水流出过快,均可导致胎盘自宫壁剥离。

4.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孕产妇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后长时间仰卧位发生低血压,子宫静脉瘀血,静脉压升高,蜕膜静脉床淤血或破裂,胎盘自宫壁剥离。

5.其他:高龄孕妇、经产妇易发生胎盘早剥;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及吸食可卡因等也使胎盘早剥发生增加;胎盘附着位于子宫肌瘤部位易发生胎盘早剥。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