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是指支撑子宫的组织受损伤或薄弱,致使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的一种生殖伴邻近器官变位的综合症。根据其脱垂的程度分为三度。子宫脱垂患者平时就会有腰酸背痛,严重时还会拖累膀胱及直肠,而会有频尿、小便解不干净或大便不顺之感。
概述:
子宫脱垂(妇科),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本病主要病因是盆底支持组织的损伤、薄弱。解放前在我国子宫脱垂为常见妇女病之一。解放后在妇女劳动力较强的山区、丘陵地带仍不断发生,多见于已婚多产者,也可见于营养不良、腹压增加的人。目前本病的治疗采用子宫托疗法和手术疗法,疗效好。
子宫脱垂分度
根据1981年在青岛召开的部分省、市、自治区“两病”科研协作组的意见,检查时以患者平卧用力下屏时子宫下降的程度,将子宫脱垂分为三度:
Ⅰ度:子宫颈下垂距处女膜<4cm,但未脱出阴道口外。
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
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Ⅱ度: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已脱出阴道口外。
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
重型: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Ⅲ度: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症状表现:
1.下坠感及腰酸;2.阴道肿物脱出,最初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严重者不能还纳,长期摩擦可发生糜烂。3.排尿或排便困难;4.检查发现子宫脱垂。
诊断依据:
1.阴道内有肿块脱出,下坠感,可伴大小便困难。2.子宫脱垂分度:Ⅰ度轻:子宫颈距离处女膜缘少于4cm但未达处女膜缘;Ⅰ度重:子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于阴道口即可见到。Ⅱ度轻,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外,但宫体尚在阴道内,Ⅱ度重,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已脱出于阴道口外。Ⅲ度,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治疗:
治疗原则加强或恢复盆底组织及子宫韧带的支持作用。可根据子宫脱垂程度,选用子宫托疗法或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1.子宫脱垂部分无炎症,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绝经者用雌激素油膏。2.子宫脱垂术前用药,口服雌激素(已绝经者)、庆大酶素、灭滴灵。3.术后以静脉用药为主,注意加强支持疗法和防止并发症,用药疗程根据病情而定。4.术后如合并感染,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包括新特药物)。
预防常识:
子宫正常位置由盆底肌肉和筋膜及子宫各韧带维持,位于盆腔中部。当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完全脱出于阴道外时称为子宫脱垂。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出多由于分娩损伤,卵巢功能减退、先天性发育不良或腹腔内压力的增加等使支援组织损伤或薄弱而引起。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实行计划生育,正确处理分娩,增加营养,增强体质,积极防治慢性病,做好妇女五期保健,可减少子宫脱垂的发生。依靠病史和检查,子宫脱垂不难诊断。但应与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翻、阴道壁囊肿等鉴别,并应了解脱垂程度及有无阴道壁膨出和应力性尿失禁,以便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子宫脱垂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脱垂不重,无并发症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如加强体质锻炼,体育疗法及使用子宫托,可收到较好效果。子宫托使用应在医师指导下正确掌握适应证,选择托的大小和种类,以免产生不良后果。子宫脱垂手术治疗效果肯定,方式繁多,可根据病人年龄、生育要求及体质情况,选用手术方式。一般以术式简单有效为原则。有人强求行阴道子宫切除,殊不知该手术并非完全适合于子宫脱垂病人,除非有适应证,对单纯子宫脱垂不宜于普及。子宫脱垂治疗后有复发可能,术后应防止重体力劳动,增强体质,加强营养,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