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检查在细胞、组织或体液内某些致癌物的含量,用以衡量接触的水平,例如检查血清及脂肪组织内DDT、多氯联苯的浓度,吸烟者血清及唾液中N-甲-2-(3-吡啶基)-5-吡咯烷酮等。这类标记测定结果只说明机体接触情况,不说明所接触物质对机体,特别是靶细胞是否已起作用。另一方面可检查生物有效剂量,即检查致癌物到达细胞的剂量或反映与细胞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程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虽然所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是靶细胞而是它的替代物(surro-gate),但二者之间有一致的关系。目前常用的有各种致癌物-DNA加合物或致癌物-蛋白质加合物。由于这是致癌物经历体内一系列吸收、分布、排泄以及生物转化后在靶分子上所呈现的结果,比一般内剂量有更直接的生物学意义。近年已有使用这类标记观察接触环氧乙烷、氨基酚、黄曲霉毒素、多环芳烃、4-(甲基亚硝胺)-1-(3-吡啶)-1-丁氮酮(NNK)等物质后在体内作用于靶子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