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2015年公卫助理医师《临床综合》考试大纲.pdf
2015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临床综合》考试大纲 | ||
系统/疾病 | 主要内容 | 要点 |
一、呼吸系统 |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1)概述 |
(2)临床表现和病程分期 | ||
(3)治疗和预防 | ||
(二)支气管哮喘 | (1)概述 | |
(2)临床表现 | ||
(3)诊断 | ||
(三)肺结核 | (1)临床表现 | |
(2)临床类型 | ||
(3)治疗原则 | ||
(四)肺癌 | (1)病理分类 | |
(2)临床表现 | ||
二、心血管系统 | (一)原发性高血压 | (1)高血压的概念和分类 |
(2)诊断 | ||
(3)治疗目的和目标血压 | ||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主要危险因素 | |
三、消化系统 | (一)胃炎 | (1)临床表现 |
(2)诊断 | ||
(3)治疗原则 | ||
(二)消化性溃疡 | (1)概念 | |
(2)临床表现 | ||
(3)诊断 | ||
(三)急性阑尾炎 | (1)临床表现 | |
(2)诊断与鉴别诊断 | ||
(3)治疗原则 | ||
(四)原发性肝癌 | (1)病因 | |
(2)临床表现 | ||
(3)诊断 | ||
(五)胃癌 | (1)病因 | |
(2)临床表现 | ||
(3)诊断 | ||
(六)结直肠癌 | (1)临床表现 | |
(2)诊断 | ||
四、女性生殖系统 | (一)妊娠与分娩 | (1)妊娠诊断 |
(2)影响分娩的因素 | ||
(3)分娩的临床经过 | ||
(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1)分类 | |
(2)诊断 | ||
(3)处理原则 | ||
(三)产后出血 | (1)病因 | |
(2)诊断 | ||
(3)处理原则 | ||
(4)预防 | ||
(四)产褥感染 | (1)病因 | |
(2)临床表现 | ||
(3)诊断 | ||
(4)处理原则 | ||
(五)子宫颈癌 | (1)病因 | |
(2)临床分期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 | ||
(六)子宫肌瘤 | (1)分类 | |
(2)临床表现 | ||
(3)诊断与鉴别诊断 | ||
五、血液系统 | (一)造血系统疾病 | (1)概念 |
(2)分类 | ||
(3)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 ||
(4)诊断 | ||
(5)治疗原则 | ||
(二)输血 | ||
1.合理输血 | (1)输注血液成分的优点 | |
(2)常用血液成分的特性 | ||
(3)合理输血的原则 | ||
(4)输血适应证 | ||
(5)血液保护 | ||
2.安全输血 | (1)输血基本程序 | |
(2)输血不良反应 | ||
六、内分泌系统 | (一)总论 | (1)概念 |
(2)病因及诊断 | ||
(3)治疗原则 | ||
(二)糖尿病 | (1)定义 | |
(2)临床表现 | ||
(3)诊断与分型 | ||
(4)综合防治原则 | ||
十、传染病 | (一)病毒性肝炎 | (1)病原分型 |
(2)临床分型 | ||
(3)甲、乙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 | ||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 (1)临床表现 | |
(2)诊断与鉴别诊断 | ||
(3)治疗原则 | ||
(三)伤寒 | (1)临床表现 | |
(2)诊断与鉴别诊断 | ||
(3)治疗原则 | ||
(四)肾综合征出血热 | (1)病原分型 | |
(2)临床表现分期 | ||
(3)诊断依据 | ||
(五)细菌性痢疾 | (1)病原 | |
(2)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 ||
(3)粪便检查特点 | ||
(4)诊断依据 | ||
(六)霍乱 | (1)临床表现 | |
(2)诊断与鉴别诊断 | ||
(3)治疗原则 | ||
(七)疟疾 | (1)疟原虫生活史 | |
(2)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 | ||
(3)诊断依据 | ||
(4)主要预防措施 | ||
(八)日本血吸虫病 | (1)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 |
(2)诊断依据 | ||
(3)病原治疗 | ||
(4)主要预防措施 | ||
(九)艾滋病 | (1)病原学 | |
(2)传染途径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 | ||
十一、性传播疾病 | (一)淋病 | (1)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
(2)临床表现 | ||
(3)诊断 | ||
(4)治疗 | ||
(二)梅毒 | (1)病因 | |
(2)分期及临床表现 | ||
(3)诊断及治疗 | ||
十二、其他 | (一)无菌技术 | (1)灭菌、消毒概念和方法 |
(2)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 ||
(二)急性中毒 | (1)中毒的概念 | |
(2)病因 | ||
(3)临床表现 | ||
(4)诊断及治疗原则 | ||
(5)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