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新旧大纲对比:
科目 | 新增内容 | 删除内容(原大纲) |
生物化学 | 三、6.核酶 八、核苷酸代谢 1、(4)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十二、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转导 2.受体 | 一、1、(3)谷胱甘肽和多肽类激素 四、6.糖蛋白与蛋白聚糖 七、2、(4)类固醇激素代谢终产物 3、(3)载脂蛋白分类及其作用 |
生理学 | 九、内分泌 4.与钙、磷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 (3)维生素D3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 | |
医学微生物 | 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医院感染 十七、其他细菌 6.弯曲菌属 二十六、呼吸道病毒 3.冠状病毒 三十四、亚病毒(即第二十三章中的阮病毒) | 二十三、病毒的基本性状 5.阮病毒 |
医学免疫学 | 四、免疫细胞 4.抗原递呈细胞 (5)抗原的交叉递呈 七、细胞因子 5.细胞因子与疾病 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5.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4)HLA的生理学意义 十一、黏膜免疫系统 十三、抗感染免疫 十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十六、免疫缺陷病 | 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1.基本概念 (3)MHC的单元型、基因型、表现型 十一、免疫调节 |
药理学 | 三、胆碱受体激动药 1.乙酰胆碱 十三、镇痛药 3.喷他佐辛 十九、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2.贝特类药物 二十一、利尿药 4.碳酸酐酶抑制药 二十七、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 (2)碘及碘化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二十八、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物 2.口服降血糖药 (1)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三十三、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3.其他类 | |
医学心理学 | 六、心理治疗 2.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八、患者心理问题 3.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活动特征 4.特殊患者的心理问题 5.心理护理的概念、原则与程序 | 一、绪论 3.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 二、医学心理学基础 2.心理实质 四、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八、医患关系 医务人员的心理素养 |
医学伦理学 | 一、绪论 1.道德 四、预防医学道德 五、临床医学实践道德 七、医学高科技伦理 | |
卫生法规 | 四、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五、艾滋病防治条例 六、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十一、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十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十三、药品管理法 十四、处方管理办法 |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血液监督管理法规 |
原内科学基础改为“临床综合” | 症状与体征: 4.呼吸困难 5.心悸 6.胸痛 7.晕厥 8.恶心与呕吐 疾病: 一、呼吸系统 (三)肺炎 (五)肺癌 二、心血管系统 (三)心脏瓣膜病 三、消化系统 (一)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 4.食管癌 5.胃癌 (二)肝脏疾病 2.肝癌 (三)胰腺疾病 (四)肠道疾病 四、泌尿、男性生殖系统 (三)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五、女性生殖系统 六、血液系统 (二)白血病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三)输血 七、内分泌系统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三)单纯性甲状腺肿 八、精神、神经系统 (二)精神分裂症 (三)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四)神经症及癔症 九、运动系统 十、儿科 十一、传染病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八)疟疾 (九)血吸虫病 十二、性传播疾病 十三、其他 | 症状与体征: 呕血 肝肿大 疾病: 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六、呼吸衰竭 第十三章、尿液检查 第十四章、肾小球疾病 2.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十五章、尿路感染 2.慢性肾盂肾炎 第十九章、淋巴瘤 第二十一章、肾上腺疾病 第二十七章、精神病概论 第二十八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第三十章、震颤麻痹 |
流行病学 | 四、队列研究 4.常见偏倚 五、病例对照研究 4.常见偏倚 六、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4.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概念 5.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 八、系统评价 十三、传染病暴发调查 十四、艾滋病 十五、病毒性肝炎 十六、肺结核 十七、医院感染 十八、常见慢性病 十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 |
卫生统计学 | 基本无变化 | |
卫生毒理学 | 九、管理毒理学 1.管理毒理学概念 2.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4.健康危险性管理和交流 | 九、化学毒物的免疫毒性作用 |
环境卫生学 | 五、饮用水卫生 5.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 六、土壤卫生 3.土壤质量标准和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七、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4.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5.办公场所卫生 十、环境质量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 | |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 | 六、物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高温及低温 (8)低温对生理功能和作业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5.非电离辐射 (4)激光对机体的影响 九、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与控制 2.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 (7)职业有害因素分级管理 |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四、植物化学物 五、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6.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六、特殊人群营养 3.婴幼儿、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营养与膳食 5.运动员营养与膳食 七、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 第五单元 第四节、高温、低温环境人群营养 第五节、职业接触有毒(害)物质人群的营养 |
妇女保健学 | 六、节育保健 八、妇女常见病防治 3.生殖道感染的防治 | 十、妇女保健信息管理系统 |
儿童保健学 | 三、合理营养 2.母乳喂养 3.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 4.辅食添加 5.膳食与营养及其评价 6.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七、社区儿童保健 3.营养性疾病管理 4.五官保健 | |
学校/青少年卫生学 | 学校/青少年卫生学 | |
社会医学 | 九、社会病防制 十、卫生服务评价 |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十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