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卫生统计学》模拟试题(2)

1、某病患者5人的潜伏期(天)分别为6、8、5、11、 >15,则平均潜伏期为

A 5天

B 8天

C 9天

D 10天

E 11天

答案:B

解析:

中位数可用于任何分布的定量资料,还可用于开口资料(即无确切最大值或无确切最小值的资料),本题属于无确切最大值的资料,所以适用中位数描述其平均潜伏期。

中位数是指将一组观察值从小到大排序后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样本中位数用M表示。

本题中5人的潜伏期分别为:6、8、5、11、>15,从小到大排序后为:5、6、8、11、>15,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为8,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2、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误,其错误的概率是

A.大于0.10

B.小于0.10

C.等于0.10

D.β,而β未知

E.1-β,β而未知

答案:D

解析:第二类错误是指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用β表示,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假设检验时,根据研究者的要求来确定,如确定α=0.05,即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0.05;第二类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但是在进行假设检验时β值的大小很难确切估计,仅知样本含量确定时,α愈小,β愈大;反之,α愈大,β愈小。

本题中“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误”;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即不拒绝H0,但此时推断有误,所以是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即第二类错误,概率是β,在进行假设检验时β值的大小很难确切估计,所以本题的答案是D。

3、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误,其错误的概率是

A.大于0.10

B.小于0.10

C.等于0.10

D.β,而β未知

E.1-β,β而未知+

答案:D

解析:第二类错误是指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用β表示,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假设检验时,根据研究者的要求来确定,如确定α=0.05,即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0.05;第二类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但是在进行假设检验时β值的大小很难确切估计,仅知样本含量确定时,α愈小,β愈大;反之,α愈大,β愈小。

本题中“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误”;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即不拒绝H0,但此时推断有误,所以是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即第二类错误,概率是β,在进行假设检验时β值的大小很难确切估计,所以本题的答案是D.

4、如果两样本r1=r2,n1>n2,那么

A.b1=b2

B.tr1=tr2

C.b1>b2

D.tb1=tr1

E.tb1=tb2

答案:D

解析:本题的答案是D.

b是回归系数,表示X每增(减)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化量;r是相关系数,是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联系:

因为对同一组数据若能同时计算b和r,它们的符号一致;b和r的假设检验是等价的,即对同一样本tb=tr.即若n1和n2能同时计算b和r,对b和r进行假设检验,则有:tb1=tr1、tb2=tr2.

本题题干中给出的“r1=r2,n1>n2 ”是干扰信息,不用考虑。

5、计算某年围产儿死亡率的分母是

A.活产数

B.出生7天内婴儿数

C.围生期的死胎数+活产数

D.围生期的死产数+活产数

E.围生期的死胎数+死产数+活产数

答案:E

解析:计算某年围产儿死亡率的分母是生期的死胎数+死产数+活产数

6、某病住院日的频数分布呈单峰分布。平均住院日为l0日。中位数为5日,可以看出,住院日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左偏态分布

E.对称分布

答案:B

解析:

对称分布时平均数与中位数应该一致,当两侧不对称时分布称为偏态分布,当单峰向左移时称为正偏态分布,当单峰向右移时称为负偏态分布。

本题中中位数为5,即中间位置为5日,而平均住院日为10日,即单峰向左移,因为频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小于平均住院日,所以是正偏态分布。

7、随机区组设计要求

A.区组内个体差异越小越好,区组间差异越大越好

B.区组内及区组间的差异都是越小

C.区组内没有个体差异,区组间差异越大越好

D.区组内个体差异越大越好,区组间差异越小越好

E.区组内没有个体差异,区组间差异越小越好

答案:A

解析: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将所有测量值间的总变异按照其变异的来源分解为多个部分,然后进行比较,评价由某种因素所引起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随机区组设计中总变异可以分为处理组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和随机误差:

区组间变异是指在不同区组内,接受相同的处理因素,但是由于不同的配伍因素造成的差异,反映的是不同配伍因素的差异。

处理组间变异:是指不同处理组间的,每个受试对象接受不同的处理因素造成的变异,反映的是不同处理因素的差异。

方差分析中要研究的是处理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不同区组间是否有差异,要求干扰因素也就是随机因素(误差)造成的个体差异越小越好;而区组内差异越小越能反映处理因素的差异,区组间差异越大,越能反应不同配伍因素的差异,随机因素也就是误差的影响就越小,越能够得出正确结论。所以本题的答案选择A.

8、甲乙两地区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为30‰,标化后,甲地标化死亡率为40‰,乙地标化死亡率为20‰。由此可认为

A.甲地实际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老年人少

B.乙地实际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老年人少

C.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完全相同

D.甲乙两地实际人口构成没有规律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

在对两个及以上总率进行比较时,由于内部构成明显不同(如年龄、性别构成等),而会影响到总率的结果。为了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进行总率的合理比较,可采用标准化法。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内部构成)计算出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影响后的标准化率,然后再进行比较。

由于计算甲地标化死亡率时采用的是标准人口构成,标化率数值变大了,说明在标化之前甲地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较小的,当人口构成统一了以后,甲地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后(人群中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分布为老年人高于年轻人),标化率就比原始死亡率增加了,所以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9、三组以上某实验室指标的测量值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任两组分别进行多次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将会

A.明显增大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B.使结论更加具体

C.明显增大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D.使计算更加简便

E.以上都正确

答案:A

解析:

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此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是方差分析,如果要进行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应该使用如SNK法、LSD法、Dunnnett-t检验等方法。

如果三组以上,仍用t检验对任意两个均数进行比较,会增大犯Ⅰ型错误的概率,即可能将实际上无差异的两个总体均数误判为有差异。

因为任意两组分别进行t检验,计算得的t值往往较大,在和t界值作比较后,往往会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也就是增加了阳性结果。所以答案选择A

10、两小样本均数比较时,若方差不齐,可选择

A.t‘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χ2检验

E.u检验

答案:A

解析:在进行两小样本检验时,如果两样本的方差齐则使用t检验,如果两方差不齐则使用t'检验。

两者的统计量分别为t和t',两者的计算公式不同,其余的建立假设方法、P值的计算是相同的。

两小样本均数比较时,若方差不齐,则选择t'检验,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