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与骨髓检查

  在有些血液疾病的诊断上,骨髓检查比指尖、耳垂或静脉取血更加灵敏和可靠。如果怀疑有血液方面的异常情况,用一般血液检查又无法确诊时,就应检查骨髓以便及时做出诊断。

  特别是对于经一般检查不能确诊的各种贫血、各类型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皮肤紫癜以及不明原因的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多需要做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最常用的部位是骨盆骨的髂后或髂前上棘、小儿可穿刺胫骨。在皮肤局部注射麻醉药后,用骨髓穿刺针刺入骨髓腔内。

  骨髓检查标本采集:

  1、标本量:吸取骨髓液0.1~0.2ml为宜,过多则骨髓液易受到稀释,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2、涂片与染色:骨髓液吸出后,应尽快涂成膜片,膜片应能分出由厚到薄的头、体、尾三段,以便于检查,每次涂片四张以上,以备作其他染色之用,染色要求是有核细胞核、胞浆特点:清晰,分明。

  骨髓检查临床意义:

  1、骨髓是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血细胞的质和量的异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变化,与其他很多疾病也有密切关系。因此,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查,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对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的观察不及预后估计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2、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对各型白血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多症,恶性网状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高雪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尼曼一匹克氏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黑热病,疟疾等具有明确诊断的价值,而对急性与慢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感染与类白血病反应等则只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