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如下:
(一)心理卫生工作目标
1.运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根据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情绪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成年期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2.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各种心理卫生问题。
3.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为儿童少年创造良好的心身发展环境,减少或消除不良因素,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心理卫生服务内容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服务主要依托学校进行,包括以下内容:
1.一般卫生措施:建立优生咨询机构,加强围生期保健,从婴幼儿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尽力消除各种有损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致病因素。
2.改善家庭、学校环境: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教师、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早期发现儿童少年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及时采取干预、矫治措施。
3.开展儿童行为指导:卫生、教育、心理、儿科、精神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专业人员密切配合,重点针对认知、情绪、行为等问题进行。
4.改变不良教养态度与方式:使家长、教师充分认识到溺爱、放纵、忽视、虐待、简单粗暴等,都会增加儿童心理一行为问题的危险。加强法制教育,禁止虐待儿童、歧视缺陷儿童等不良行为;禁止性别歧视。
5.建立跨学科防治网:对社区、学校儿童进行心理卫生普查,早期发现心理问题倾向;通过家访、追踪观察等方式,分析其病因和主要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6.建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培训学校、幼儿园心理指导教师,建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队伍,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群防群治。
(三)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界限。儿童少年正处于心理快速发展阶段,应着重从整体、发展的观点出发,评定其心理状况是否健康,切记凭一时一事的表现下结论。以下几项"心理健康"的界定标准可供参考:
1.智力发展:智力是人的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正常的智力是儿童少年生活、学习的基本条件之一。智力低下儿童不仅智商低于正常,且伴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
2.情绪反应适度:情绪愉快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核心。稳定、协调的情绪,适度的反应,表示其心身处于良好、积极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习、生活能力,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相反,情绪反复波动,紧张、焦虑、恐惧、退缩,或冷漠无情,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可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损害身体健康。
3.心理行为特点和年龄相符:不同年龄阶段,多表现与年龄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规律,如集中注意力,适度耐受各种压力,形成自身独特的心理一行为模式。心理一行为若严重偏离自身的年龄特点,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健康的儿童少年,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应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为既不异常敏感也不迟钝,有一定应变能力,能以灵活、协调的方式对环境变化做出适度反应。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化的基础。儿童的心理活动得以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与人交往的发展。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都能与周围的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和睦相处。儿童早期的社会交往被剥夺,易造成孤僻、敌意、敏感、适应困难等心理障碍。
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表现为健康的精神面貌,客观积极的自我意识,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能悦纳自己、认同他人。有社会责任感和现实的人生目标等。性格极端内向或外向,与他人或社会生活长期格格不入,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儿童少年处于心理一行为的快速发展阶段,有较大个体差异和可塑性。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心理健康的相对性,即:只要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特征与年龄大致相符,相对稳定、协调,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他就具有健康的心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