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护师资格考试:《答疑周刊》2012年第8期

【外科护理学】判断膀胱破裂的准确方法是

A.下腹部叩诊

B.耻骨上膀胱穿刺

C.膀胱造影

D.腹腔穿刺

E.导尿及膀胱注水试验

【答案及解析】C

膀胱造影:是确诊膀胱破裂的主要手段。可显示膀胱周围造影剂外溢或造影剂进入腹腔,从而可确切的判断有无膀胱破裂。

导尿试验膀胱破裂时导尿管可顺利插入膀胱(尿道损伤常不易插入)仅流出少量血尿或无尿流出。

膀胱注水实验在无其他诊断条件下可以应用,但必须严格注意无菌操作。经导尿管注入灭菌生理盐水200ml片刻后吸出液体外漏时吸出量会减少没来腹腔液体回流时吸出量会增多若液体进出量差异很大提示膀胱破裂.

腹腔穿刺抽液检查:患者有腹膜(水)炎体征或经上述膀胱造影疑有腹膜内型膀胱破裂者可行腹腔穿刺,如患者腹胀较显,穿刺应慎重,以免伤及肠管。穿刺取到液体时,可作常规检查,也可测定尿素氮含量(可与血、尿中尿素氮相比较,以判定是否尿液流入腹腔)。

膀胱注水实验是在无其他诊断条件下可以应用,故选择答案C膀胱造影。

【内科护理学晚期肝硬化发生酸碱平衡紊乱中最常见的是

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答案及解析】B

晚期肝硬化患者多有呕吐、腹泻、摄入不足、长期应用利尿剂或高渗葡萄糖液、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等,均可导致或加重血钾和血氯的降低,低钾低氯血症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根据病人有严重腹泻、肠瘘或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等的病史,又有深而快的呼吸,即应怀疑有代谢性酸中毒。作血气分析可以明确诊断,并可了解代偿情况和酸中毒的严重。失代偿时,血液pH值和〔HCO3-〕明显下降,PCO3正常;部分代偿时,血液pH值、〔HCO3-〕和PCO2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代谢性碱中毒: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初步做出诊断,血气分析可以确定诊断及其严重程度。失代偿时,血液PH值和[HCO3-〕明显增高,PCO2正常;部分代偿时,血液PH值、[HCO3-〕和PCO2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呼吸性酸中毒:呼吸困难,换气不足、气促、发绀、胸闷、头痛等。酸中毒加重,出现神志变化,有倦睡、神志不清、谵妄、昏迷等。CO2过量积贮、除引起血压下降外,可出现突发心室纤颤(由于Na+进入细胞内,K+移出细胞内,出现急性高血钾症)。化验结果:急性或失代偿者血pH值下降,PCO2增高,CO2CP、BE、SB、BB正常或稍增加;慢性呼酸或代偿者,pH值下降不明显,PCO2增高,CO2CP、BE、SB、BB均有增加;血K+可升高。

呼吸性碱中毒:由于PCO2减低,呼吸中枢受抑制,临床表现呼吸由深快转为快浅、短促,甚至间断叹息样呼吸,提示预后不良。由于组织缺氧,患者有头痛、头晕及精神症状。由于血清游离钙降低引起感觉异常,如口周和四肢麻木及针刺感,甚至搐搦、痉挛、Trousseau征阳性。化验检查:pH值升高,PCO2、CO2CP降低,SB、BE、BB可下降或正常。

【内科护理学】下列关于原位菌群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也称定位转移

B.即正常菌群在外来菌的入侵下在原有部位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

C.失调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均可自然恢复

D.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仅发生原位菌群失调

E.二度失调为菌群发生了病理波动

【答案及解析】E

原位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虽仍生活在原来部位,亦无外来菌入侵,但发生了数量上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一度原位菌群失调在失调因素被消除后,可自然恢复;二度失调时,菌群内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去除失调因素后菌群仍处于失调状态,不易恢复,具有不可逆性。移位菌群失调又称定位转移,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发生。此题让选择正确的答案,其他选项均不严谨。故答案为选项E.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