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出台。今年的大纲又多出了哪些知识点?多出来的知识点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题型?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都成为学生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了在大纲出台的第一时间解答广大考生心中的疑惑,搜狐教育频道联合聚焦“考试在线”,特邀请人大教授团队,对05大纲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评释:
总的来说,今年考研大纲的变动是比较频繁的,但调整的幅度并不大,主要是在保持原结构体系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或删减了一些知识点,另外,变动比较大的就是对原大纲一些不太准确的说法作了调整。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国家教育部2004年6月制定的《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在哲学部分整体框架的修订上没有变化,只是在知识点上做了增添或删除的简化处理,具体如下:
第一章第二节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部分添加了一个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第二节删除了“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以及“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改为“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删除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第三章第一节把“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修改为“发展的实质”;添加新知识点为“可能和现实”,“原因和结果”。
第四章第一节删除了“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第二节删除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三节删除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第五章第三节把“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建设、制度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式。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准确概括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第四节添加知识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第六章删去了一个知识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第七章第一节添加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国家教育部2004年6月制定的《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在“政治经济学”部分没有增添新的内容,只是为使个别句段的说法更准确合理,做了语句上的修改。显要的地方有:
第一章导论部分删除了“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
第二章删除了“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第五章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剩余产品”改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第六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改为“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第三节“发展、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完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修改为“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第四节“健全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修改为“完善目标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第三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国家教育部2004年6月制订的《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修订是在保持各章的章节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于知识点的“微调”(主要是删减),是近年来变动最小的一次。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详略上进行了小处理,简化内容,突出重点。
2005年“考试大纲”《毛泽东思想概论》自第一章至第七章的“微调”(主要是删减)的具体内容如下:
1.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综合总论。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第一节删减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节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大革命时期萌芽、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形成,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压缩修改为“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继续发展等多个阶段。”;第二节的“毛泽东同志”都改为“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