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考研政治综合预测20题(三)

第9题分析人才在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命题缘由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也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确立了今后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对于发挥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知识范围(一)

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1、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必须紧紧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完善科技发展战略、积极应用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用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的竞争将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科教兴国战略在本质上是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是人才。教育在培养科技、管理等各类核心竞争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培养数以亿计的本质优良的劳动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实现人才强国,走人才强国之路,必须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要着力抓好两方面工作;第一,抓住重点,全面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第二,深化改革,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吸引、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继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造优秀人才健康成长、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探索和完善符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特点的干部人事分类管理制度,打破人才培养使用中的论资排辈观念,革除人才地分、部门所有的弊端,健全和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提高专门人才的工资薪酬,完善奖励、津贴和福利制度。高速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加强和完善人才市场建设,形成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管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吸引海外和留学人才,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其他方式为国服务。按照充分信任、敢于使用的原则,培养和选拔留学回国人员担任各级领导干部。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专门人才,提供比较优厚的待遇,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和各方面的支持,让他们有岗位、有课题、有经费,使其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答案知识范围(二)

人才问题的重要性

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