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科学的一部分,属于临床护理学的范畴。近年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行了“整体护理”,促进护理工作迅速走上了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轨道。学习内科护理学,是护士评估及护理病人的基础,根据护理程序过程要求,学习内科护理学的任务是熟悉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内分泌等系统及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临床特点,并以此作为评估分析资料,提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对病人进行身心护理,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学,既要以普通的医学原理作为内科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又要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及不同护理对象的特殊情况,采取恰如其分的评估手段和护理措施。因此,学习内科护理学的基本要求如下:

1、熟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因及临床特点;

2、熟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要点;

3、学会对不同护理对象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主要护理诊断;

4、根据不同护理对象的主要护理诊断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5、学会对不同护理对象进行保健教育。

  三、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72学时,实习54学时)

章节内容 理论教学72学时 实习54学时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14 9

第三章 循环系统疾病 18 9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 12 9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6 6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6 6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6 6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 3 3

第九章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6 6

  四、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内科学发展及对护理学的要求

(二)护理程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一)掌握护理程序步骤、护理诊断的定义及组成

(二)掌握护理计划的制定

(三)熟悉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四)熟悉护理程序的特性

(五)了解内科学的发展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1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急性呼吸道感染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症

第六节 肺炎

第七节 肺脓肿

第八节 肺结核

第九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十节 自发性气胸

第十一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十二节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教学要求]

(一)掌握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特点和护理诊断;掌握咯血与呕血的鉴别;掌握三种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及发生机理;掌握窒息的易患因素表现及抢救;掌握清理呼吸道无效时胸部物理治疗;熟悉大咯血的护理措施;了解上、下呼吸道的概念、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的含义及呼吸的调节。

(二)掌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熟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要点。

(三)掌握COPD的主要护理诊断;掌握缩唇腹式呼吸训练的要求;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要点;了解COPD的健康教育。

(四)掌握哮喘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熟悉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熟悉哮喘的健康教育;了解哮喘的发病机理。

(五)掌握体位引流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方法;熟悉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护理诊断、治疗要点;了解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及健康教育。

(六)掌握细菌性肺炎的治疗要点及护理;熟悉肺炎球菌肺炎、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军团菌肺炎、肺真菌病表现要点及治疗要点;了解肺炎的分类。

(七)掌握肺脓肿护理诊断及措施;熟悉肺脓肿表现及治疗要点;了解肺脓肿病因及发病机理。

(八)掌握肺结核的病因、主要传染途径、常用抗结核药物的名称及毒副作用、预防及护理;熟悉肺结核的临床分型、特点、有关检查的意义及判断标准;了解肺结核发生机理。

(九)掌握肺癌的护理要点;熟悉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要点;了解肺癌的病因及分型。

(十)掌握气胸的主要护理诊断、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熟悉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了解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及类型。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