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下列关于热疗促进浅表炎症消散或局限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A.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
B.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和消散
C.降低细胞活力和细胞的代谢
D.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E.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有助坏死组织清除
2、下列可用热水坐浴的是
A.阴道出血的病人
B.月经量过多的病人
C.急性盆腔炎的病人
D.会阴部充血的病人
E.妊娠8个月的孕妇
3、下列可使用热敷的病人是
A.牙痛的病人
B.静脉炎的病人
C.胃出血的病人
D.脑水肿的病人
E.踝关节扭伤早期的病人
4、患者张某,男性,体温39.5℃,使用冰袋降温,以下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换
B.随时观察冰袋有无漏水
C.体温降至39℃以下可取下冰袋
D.若用冷部位皮肤出现苍白、青紫应立即取下冰袋
E.冰袋使用后1~2小时应测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
5、患者李某,女性,24岁,使用局部冷疗法缓解牙痛,其机理是
A.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B.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
C.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
D.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E.使肌肉松弛,解除肌肉痉挛
6、患者王某,男性,32岁,左小腿因故划伤,护士嘱其禁忌在此部位使用冷疗的主要原因是用冷后会出现
A.皮疹
B.关节疼痛
C.肌肉痉挛
D.局部肿胀疼痛
E.局部血流减少,组织营养不良
7、患者李某,女性,65岁,因下楼时不慎扭伤踝关节,1小时后来急诊科就诊,护士应如何处理
A.热敷
B.冷敷
C.热水足浴
D.按摩推拿
E.冷、热敷交替
8、患者王某,男性,40岁,痔疮手术后,遵医嘱行热水坐浴,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A.水温调至60~70℃
B.坐浴盆需无菌
C.坐浴前需排空膀胱
D.坐浴时间15~20分钟
E.坐浴后应更换敷料
9、婴儿室有一早产儿,体温不升,需用热水袋保暖,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调节水温为60~70℃
B.直接将热水袋置于所需处
C.观察皮肤变化,发现皮肤潮红应降低水温
D.观察皮肤变化,发现皮肤潮红应改用湿热敷
E.观察皮肤变化,发现皮肤潮红应立即停用
10、患者张某,男性,18岁,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护士告知患者此部位忌用热敷,其主要原因是
A.易加重局部出血
B.易加重局部化脓
C.易加重局部肿胀和疼痛
D.局部皮肤敏感性差,容易烫伤
E.易导致细菌入血。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
11、患者刘某,女性,72岁,因脑血管意外致左侧肢体偏瘫,在患侧肢体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水温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A.皮肤对热敏感
B.血管反应敏感
C.局部血循环不良
D.皮肤感觉迟钝或麻痹
E.热刺激可加重原发病
12、患者李某,男性,28岁,因腹痛难忍,面色苍白,出冷汗来院就诊,在未确诊之前,护士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询问病史
B.与医生联系
C.测量生命体征
D.备好急救物品
E.给予热水袋止痛
13、患者张某,女性,38岁,因输入含钾药物致静脉炎,采用硫酸镁湿热敷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水温调至60~70℃
B.局部皮肤涂石蜡油以防烫伤
C.用敷钳拧干敷布,以不滴水为宜
D.用手腕掌侧试温后将敷布直接放于患处
E.热敷时间为30~60分钟
14、局部持续长时间用冷可造成
A.病人体温下降过低
B.局部细胞代谢发生障碍
C.使皮肤软弱,抵抗力减低
D.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松弛
E.因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使局部血管扩张
15、冷疗适宜的时间一般为
A.1~5分钟
B.5~10分钟
C.10~30分钟
D.30~60分钟
E.1~2小时
16、使用冰袋降温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挥发
B.蒸发
C.散发
D.传导
E.对流
17、在浅表性炎症后期用热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组织水肿
B.溶解坏死组织
C.解除肌肉痉挛
D.降低神经兴奋性
E.使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循环
18、患者李某,女性,32岁,体温39.5℃,遵医嘱进行乙醇拭浴时,置热水袋于足部,其目的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