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自动洗胃机洗胃法适用于
A.药物中毒者
B.吞咽反射迟钝者
C.胃手术前准备者
D.低位肠梗阻者
E.强酸强碱药物中毒者
2、口服催吐法,常用的洗胃溶液的量和温度为
A.1000~2000 ml,43~45℃
B.3000~4000 ml,39~41℃
C.5000~6000 ml,39~41℃
D.7000~8000 ml,25~38℃
E.10000~20000 ml,25~38℃
3、洗胃时,一次洗胃液灌入量不应超过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
4、电动吸引器吸痰法小儿所采用的负压应小于
A.40 kPa
B.45 kPa
C.50 kPa
D.55 kPa
E.60 kPa
5、下列不符合吸痰护理操作的是
A.插管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B.插管时,关闭负压吸引装置
C.吸痰时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
D.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25秒
E.吸痰导管每次使用后更换
6、要求氧浓度达到45%时,应为病人调节氧气流量为
A.2L/min
B.4L/min
C.6L/min
D.8L/min
E.10L/min
7、停止供应氧气的正确方法是
A.关紧流量表,取下鼻导管,关总开关再重开流量表
B.关紧总开关,取下鼻导管,关好流量表
C.取下鼻导管,关紧总开关再关流量表
D.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取下鼻导管重开流量表
E.取下鼻导管,关紧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
8、氧中毒发生的原因是持续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其判断标准是
A.氧浓度>40%,持续5~6天
B.氧浓度>45%,持续4~5天
C.氧浓度>50%,持续3~4天
D.氧浓度>60%,持续24小时
E.氧浓度>70%,持续1~2天
9、为了达到治疗作用,氧浓度不能低于
A.12%
B.15%
C.18%
D.21%
E.25%
10、为防止灰尘进入氧气筒引起爆炸,故氧气不得用空,氧气筒至少保持的压力为
A.1kg/cm2
B.2kg/cm2
C.3kg/cm2
D.4kg/cm2
E.5kg/cm2
11、面罩给氧法氧流量一般为
A.2~4L/min
B.4~6L/min
C.6~8L/min
D.8~10L/min
E.10~121L/min
12、氧气帐给氧法适用于
A.CO中毒患者
B.肺心病患者
C.心绞痛患者
D.大面积烧伤者
E.气管切开患者
13、首次使用氧气枕时,将橡胶枕内反复用水冲洗和揉搓,其目的是防止发生
A.食管炎
B.鼻炎
C.咽炎
D.支气管炎
E.肺炎
14、为防止鼻导管对鼻黏膜的刺激,故更换鼻导管的时间应为
A.4小时一次
B.8小时一次
C.12小时一次
D.16小时一次
E.24小时一次
15、鼻导管给氧时,导管插入的长度是
A.鼻尖至耳垂
B.鼻尖至耳垂的1/2
C.鼻尖至耳垂的1/3
D.鼻尖至耳垂的2/3
E.鼻尖至耳垂的1/4
16、中度缺氧时血气分析结果的范围是
A.PaO2>6.65kPa,SaO2>80%
B.PaO24.69~6.65kPa,SaO265%~85%
C.PaO24.69~6.65kPa,SaO2>85%
D.PaO2<4.69kPa,SaO2<65%
E.PaO2<3.69kPa,SaO2<50%
17、下列不符合缺氧临床表现的是
A.胸闷、憋气
B.末梢紫绀
C.心率减慢
D.鼻翼扇动
E.烦躁不安
18、可使血红蛋白减少而导致缺氧的情况是
A.休克
B.心功能衰竭
C.一氧化碳中毒
D.安眠药中毒
E.高热
19、预防长期卧床病人肌肉挛缩的护理措施是
A.定时更换体位
B.温水拭浴
C.肢体被动运动
D.局部热敷
E.用支被架防止局部受压
20、对休克病人应特别注意观察的护理内容是
A.脉率
B.血压
C.呼吸
D.瞳孔
E.体温
21、护理意识障碍病人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采用约束带防止坠床
B.伴有抽搐表现时,应大声与其交谈,以稳定情绪
C.牙关紧闭时,用压舌板放于上下门齿间,以防舌咬伤
D.眼睑不能闭合时,眼部可用盐水纱布覆盖,以保护角膜
E.对肢体采取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
22、属于与安全有关的护理诊断名称是
A.焦虑
B.完全性尿失禁
C.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D.尿潴留
E.气体交换受损
23、不属于病人对疾病态度表现的指标是
A.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