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
A.循环衰竭
B.呼吸衰竭
C.各种反射消失
D.神志不清
E.肌张力丧失
2、护理濒死病人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A.撤去各种治疗性的管道
B.每天口腔护理2~3次
C.提供单独的病室并保持安静
D.选择最有效的止痛药物
E.用湿纱布盖于张口呼吸者的口部
3、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加深加快
B.脉搏消失
C.反射性反应消失
D.血压降低
E.瞳孔散大
4、患者彭某,女,65岁,肝癌晚期,感到不久于人世,十分悲哀,情绪低落,此时心理反应为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5、临终病人最后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
A.忧郁期
B.否认期
C.协议期
D.愤怒期
E.接受期
6、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
E.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7、不属于濒死期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的是
A.皮肤苍白
B.心音低而无力
C.四肢冰冷
D.脉搏呈洪脉
E.血压下降
8、尸斑一般出现在死亡后
A.2~4小时
B.4~6小时
C.6~8小时
D.8~10小时
E.10~12小时
9、生物学死亡期的特征是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身体温度接近室温
D.各种反射消失
E.意识不清
10、尸体护理时,需将尸体放平并头下垫一软枕,其目的是
A.保持良好姿势
B.避免头面部充血发紫
C.防止鼻腔内容物流出
D.防止下颌骨脱位
E.便于实施尸体护理操作
11、患者魏某,女,60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此时的心理反应是
A.接受期
B.忧郁期
C.协议期
D.愤怒期
E.否认期
12、患者沈某,男,68岁,诊断尿毒症,其表现为神志不清,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80/40mmHg,呈间断呼吸,判断病人此时处于
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生理学死亡期
E.脑死亡期
二、B
1、A.死亡后1~3小时出现
B.死亡后4~6小时出现
C.死亡后6~8小时出现
D.死亡后8~10小时出现
E.死亡后24小时出现
<1>、尸斑
A B C D E
<2>、尸僵
A B C D E
<3>、尸体腐败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死亡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1.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这时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时间长短不一。
2.临床死亡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一般持续5~6分钟,及时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肌细胞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故还可以有微弱的肌张力(维持肌张力也需消耗能量的。)此时肌张力降低,但不会完全消失。
3.生物学死亡又称全脑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能复活。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尸体腐败等。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濒死期
濒死又称临终状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肌张力消失,呼吸急促困难,出现潮式呼吸,脉搏不规则、快而弱,血压降低或测不到。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临终病人心理反应过程按顺序分为五个阶段:
1.否认期
注意坦诚沟通,不要轻易揭露病人的防卫机制。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
经常陪伴病人,使他感受到护士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