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病情观察
一、A1
1、丁先生,入院7天,体温均在39.5~40℃,其热型是
A.间歇热
B.稽留热
C.波浪热
D.弛张热
E.不规则热
2、可在口腔部位测量体温的病人是
A.腹泻患儿
B.呼吸困难者
C.昏迷者
D.痔疮术后
E.精神病人
3、吴先生,53岁,急性阑尾炎术后病人,术后第一天晚体温39℃,给予物理降温。护士需多长时间后再次测量体温以进行观察
A.10分钟
B.15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E.35分钟
4、关于体温计矫正方法错误的是
A.所有体温计的汞柱甩至36℃以下
B.同时放人40℃温水中
C.3分钟后取出检查
D.读数相差0.2℃以上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E.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使用
5、体温过高这一护理诊断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体温高于正常范围
B.皮肤发红
C.呼吸频率、心率加快
D.暴露在热的环境中
E.新陈代谢率增高,如甲亢
6、测口温时将体温计的水银端置于
A.舌面
B.舌根部
C.颊部
D.舌下热窝
E.上腭
7、马先生,37岁,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因未及时治疗导致败血症,该病人发热时常见的热型是
A.间歇热
B.波浪热
C.不规则热
D.回归热
E.弛张热
8、刘女士,42岁,诊断为大叶性肺炎,体温最高可达39.5℃,目前处于退热期,在该期护士观察病人可能发生虚脱表现的是
A.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B.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C.脉速,面部潮红,无汗
D.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
E.头晕,恶心,无汗
9、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h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点最高
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
D.婴幼儿体温较稳定
E.女性体温较男性体温稍高
10、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A.延髓上部
B.小脑蝶部
C.脊髓颈段
D.大脑枕叶
E.丘脑下部
11、人体散热量占总散热量比例最大的散热方式是
A.辐射
B.对流
C.蒸发
D.传导
E.寒战
12、秦先生,高血压病,近期血压波动较大,为该病人测量血压时应做到
A.定血压计、定听诊器、定部位、定时间
B.定听诊器、定部位、定护士、定时间
C.定听诊器、定部位、定体位、定时间
D.定护士、定血压计、定听诊器、定体位
E.定血压计、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
13、朱女士,高血压病,为其测量血压时正确的做法是
A.若采取立位测量,手臂应平第六肋间
B.放气时听到的最强音即为收缩压
C.缓慢放气,速度4mmHg/s
D.听到变音即为舒张压
E.听到舒张压后保持放气速度,直到汞柱回到零位
14、单先生,高血压病,左侧肢体偏瘫,医嘱测血压4次/天,下述不妥的是
A.固定血压计
B.测血压时间8-12-4-8(红)
C.测右上肢血压
D.卧位测量,使肱动脉平腋中线
E.必须固定专人测量
15、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恐惧时血压升高
B.血压在傍晚时较清晨时低
C.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血压
D.中年以前女性血压比男性血压低
E.下肢收缩压一般比上肢收缩压高
16、罗先生,高血压病,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发现测得血压值较平日偏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被测者在活动后立即测量血压
B.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
C.缠袖带过紧
D.肢体位置远低于心脏水平
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
17、萧先生,59岁,收缩压为165mmHg,舒张压为80mmHg,以下最有可能的是
A.心包积液
B.心肌梗死
C.心动过速
D.动脉硬化
E.休克
18、下列关于呼吸生理变化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呼吸是受意识控制的
B.小儿、老人的呼吸频率较快
C.休息时呼吸频率减慢
D.活动时呼吸频率加快
E.睡眠时呼吸频率减慢
19、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称为
A.陈施呼吸
B.毕奥呼吸
C.库斯莫呼吸
D.浮浅呼吸
E.鼾声呼吸
20、郑先生,48岁,急性脑膜炎病人,该病人最可能出现的呼吸异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