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一、A1
1、腹外疝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
A.平卧3天,膝下垫一软枕
B.术后当日可进流食
C.预防感染
D.预防术后出血
E.早期下床活动
2、关于直疝三角,不正确的叙述是
A.腹股沟斜疝由此突出
B.外侧边为腹壁下动脉
C.内边为腹直肌外侧缘
D.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内侧
E.腹股沟斜疝内环位于其外侧
3、男性,1岁,腹股沟斜疝,拟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因为
A.小儿耐受力差不宜手术
B.手术易感染
C.麻醉困难
D.有自愈可能性
E.手术复发率高
4、腹外疝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
A.慢性便秘
B.慢性咳嗽
C.妊娠
D.婴儿经常啼哭
E.腹壁强度降低
5、最多见的疝内容物为
A.大网膜
B.小肠
C.乙状结肠
D.阑尾
E.膀胱
6、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区别主要在于
A.疝环大小
B.疝内容物能否回纳
C.疝内容物多少
D.有无肠梗阻表现
E.疝内容物有无血运障碍
7、男性,43岁,右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后8天,恢复顺利,明日出院,对其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
A.适当休息
B.3个月内不从事重体力劳动
C.多饮水,多食高纤维饮食
D.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E.治疗相关疾病
8、股疝易嵌顿,主要是因为
A.病人年龄大
B.病人肥胖
C.股管解剖特点
D.病人多为经产妇
E.骨盆宽大
二、A3/A4
1、男性,65岁。有慢性便秘多年。近半年来发现站立时阴囊部位出现肿块,呈梨形,平卧时可还纳。体检发现外环扩大,嘱病人咳嗽时指尖有冲击感,平卧回纳肿块后,手指压迫内环处,站立咳嗽,肿块不再出现,诊为腹外疝,拟行疝成形术。
<1>、此病人诊断为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脐疝
E.切口疝
<2>、为避免术后疾病复发术前准备中最重要的是
A.灌肠
B.备皮
C.排尿
D.治疗便秘
E.麻醉前用药
<3>、术后当天病人宜采用的体位是
A.半卧位
B.端坐位
C.斜坡卧位
D.头低脚高位
E.平卧位,膝、髋关节微曲
<4>、术后预防阴囊血肿的主要措施是
A.保持适当卧位
B.应用止血药物
C.不可过早下床活动
D.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E.托起阴囊、伤口用沙袋压迫
三、B
1、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嵌顿性疝
D.绞窄性疝
E.滑动性疝
<1>、站立时肿块变大,平卧后肿块变小
A B C D E
<2>、疝块突然增大,不能回纳,伴有疼痛并引起肠瘘
A B C D E
<3>、疝环较小,腹压突然升高时疝块变大,不能回纳,但尚未发生血运障碍
A B C D E
答案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A1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可以早期离床活动。传统疝修补术病人术后不宜早期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绞窄性疝、巨大疝病人也应适当延迟下床活动时间。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直疝三角为直疝突出的途径,外侧边为腹壁下动脉,内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内侧,腹股沟斜疝内环位于其外侧。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故半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
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腹外疝形成原因包括腹壁强度降低及腹内压力增高两方面,其中,前者为根本因素,后者为诱发因素。慢性便秘、慢性咳嗽、妊娠、婴儿经常啼哭均为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属于诱因。
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盲肠、阑尾、乙状结肠、横结肠、膀胱等均可作为疝内容物进入疝囊,但较少见。
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疝囊颈的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称为嵌顿性疝。疝嵌顿若未能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程度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即为绞窄性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