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子宫破裂的原因,正确的描述是
A.胎先露下降受阻
B.子宫壁有瘢痕
C.过多使用宫缩剂
D.手术创伤
E.以上都对
【答案及解析】E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多发生在分娩期。子宫破裂与下列因素有关:
1.宫疤痕 临产后子宫壁原有疤痕(如剖宫产、子宫肌瘤挖除术)因子宫收缩牵拉及宫腔内压力升高而发生断裂。宫体部疤痕常在妊娠晚期自发破裂,多为完全性破裂;子宫下段疤痕破裂多发生于临产后,多为不完全性破裂。
2.胎先露部下降受阻 当有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如忽略性肩先露)、胎儿异常(如脑积水)、软产道阻塞(如卵巢瘤嵌入盆腔)时,均可使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为克服阻力引起强烈宫缩导致子宫破裂。
3.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 未正确掌握缩宫素引产的适应证,或缩宫素剂量过大,或子宫对缩宫素过于敏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过强,加之先露下降受阻时,可发生子宫破裂。
4.手术创伤 多发生于不适当或粗暴的阴道助产手术(如宫口未开全行产钳或臀牵引术),常可发生宫颈撕裂,严重时可波及子宫下段,发生子宫下段破裂。忽略性肩先露强行内转胎位术操作不慎,或植入胎盘强行剥离,也可造成子宫破裂。
2.关于子宫破裂的原因,正确的描述是
A.胎先露下降受阻
B.子宫壁有瘢痕
C.过多使用宫缩剂
D.手术创伤
E.以上都对
【答案及解析】E
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称为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多发生在分娩期。子宫破裂与下列因素有关:
1.宫疤痕 临产后子宫壁原有疤痕(如剖宫产、子宫肌瘤挖除术)因子宫收缩牵拉及宫腔内压力升高而发生断裂。宫体部疤痕常在妊娠晚期自发破裂,多为完全性破裂;子宫下段疤痕破裂多发生于临产后,多为不完全性破裂。
2.胎先露部下降受阻 当有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如忽略性肩先露)、胎儿异常(如脑积水)、软产道阻塞(如卵巢瘤嵌入盆腔)时,均可使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为克服阻力引起强烈宫缩导致子宫破裂。
3.子宫收缩剂使用不当 未正确掌握缩宫素引产的适应证,或缩宫素剂量过大,或子宫对缩宫素过于敏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过强,加之先露下降受阻时,可发生子宫破裂。
4.手术创伤 多发生于不适当或粗暴的阴道助产手术(如宫口未开全行产钳或臀牵引术),常可发生宫颈撕裂,严重时可波及子宫下段,发生子宫下段破裂。忽略性肩先露强行内转胎位术操作不慎,或植入胎盘强行剥离,也可造成子宫破裂。
由此可得答案选择:E(以上都对)。
3.初产妇,孕39周,宫口开全2小时频频用力,未见胎头拨露。检查:宫底部为臀,腹部前方可触及胎儿小部分,未触及胎头。肛查胎头已达坐骨棘下2cm,矢状缝与骨盆前后径一致,大囟门在前方,诊断为
A.持续性枕横位
B.持续性枕后位
C.骨盆入口轻度狭窄
D.头盆不称
E.原发性宫缩无力
【答案及解析】B
胎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常见因素之一。分娩时枕前位(正常胎位)约占90%,而胎位异常约占10%,其中胎头位置异常居多,有因胎头在骨盆腔内旋转受阻的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有因胎头俯屈不良呈不同程度仰伸的面先露、额先露;还有高直位、前不均倾位等,总计约占6%~7%。胎产式异常的臀先露约占3%~4%,肩先露已极少见。此外还有复合先露。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胎头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前转135°或90°,转成枕前位而自然分娩。若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然位于母体骨盆的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持续性枕后位。
1.临床表现 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及俯屈不良,由于枕后位的胎先露部不易紧贴宫颈及子宫下段,常导致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及宫颈扩张缓慢。因枕骨持续位于骨盆后方压迫直肠,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及排便感,致使宫口尚未开全时,过早使用腹压,容易导致宫颈前唇水肿和产妇疲劳,影响产程进展。持续性枕后位常致第二产程延长。若在阴道口虽已见到胎发,但历经多次宫缩时屏气却不见胎头继续顺利下降时,应想到可能是持续性枕后位。
2.腹部检查 在宫底部触及胎臀,胎背偏向母体的后方或侧方,在对侧可以明显触及胎儿肢体。若胎头已衔接,有时可在胎儿肢体侧耻骨联合上方扪到胎儿颏部。胎心在脐下偏外侧听得最响亮,枕后位时因胎背伸直,前胸贴近母体腹壁,也可以在胎儿肢体侧的胎胸部位听到。
3.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 当肛查宫颈部分扩张或开全时,若为枕后位,感到盆腔后部空虚,查明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上,前囟在骨盆右前方,后囟(枕部)在骨盆左后方则为枕左后位,反之为枕右后位。查明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横径上,后囟在骨盆左侧方,则为枕左横位,反之为枕右横位。若出现胎头水肿、颅骨重叠、囟门触不清,需行阴道检查借助胎儿耳廓及耳屏位置及方向判定胎位,若耳廓朝向骨盆后方,即可诊断为枕后位;若耳廓朝向骨盆侧方,则为枕横位。
4.B型超声检查 根据胎头颜面及枕部的位置,可以准确探清胎头位置以明确诊断。
4.患者25岁,急产,胎儿娩出后产妇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紧张,迅速出现循环衰竭、休克及昏迷。该产妇最大的可能是
A.休克
B.子痫
C.虚脱
D.羊水栓塞
E.心衰
【答案及解析】D
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常来不及作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为及早诊断,必须熟悉发病诱因和前驱症状。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相继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
1.呼吸循环衰竭:根据病情分为暴发型和缓慢型两种。暴发型为前驱症状之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急性肺水肿时有咳嗽、吐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快、血压下降甚至消失。少数病例仅尖叫一声后,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缓慢型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症状,待至产后出现流血不止、血液不凝时才被发现。
2.全身出血倾向:部分羊水栓塞病人经抢救渡过了呼吸循环衰竭时期,继而出现DIC.呈现以大量阴道流血为主的全身出血倾向,如粘膜、皮肤、针眼出血及血尿等,且血液不凝。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羊水栓塞病例,缺少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起病即以产后不易控制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切不要单纯误认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3.多系统脏器损伤:本病全身脏器均受损害,除心脏外肾脏是最常受损害的器官。由于肾脏缺氧,出现尿少、尿闭、血尿、氮质血症,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脑缺氧时病人可发生烦躁、抽搐、昏迷。
题干中的患者符合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故答案选择D。
5.在手术切除的标本病理检查中,发现子宫肌层及输卵管中有滋养细胞并显著增生成团块状;细胞大小,形态均不一致;有出血及坏死;但绒毛结构完整。最可能的诊断
A.葡萄胎
B.侵蚀性葡萄胎
C.绒毛膜癌
D.子宫体癌
E.卵巢肿瘤
【答案及解析】B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局部,少数转移至子宫外,因具恶性肿瘤行为而命名。侵蚀性葡萄胎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侵蚀性葡萄胎的绒毛可侵入子宫肌层或血管或两者皆有,起初为局部蔓延,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深部,有时完全穿透子宫壁,并扩展进入阔韧带或腹腔,半数病例随血运转移至远处,主要部位是肺和阴道。预后较好。水泡样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到邻近及远处器宫者称侵蚀性葡萄胎。多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可穿破子宫肌层或转移至肺、阴道、外阴等器官,造成局部破坏出血。 侵蚀性葡萄胎,具有恶性肿瘤特点,治疗主要是化疗或加手术治疗。
组织学诊断 单凭刮宫标本不能作为侵蚀性葡萄胎的诊断依据,但在侵入子宫肌层或子宫外转移的切片中,见到绒毛结构或绒毛退变痕迹,即可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若原发灶与转移灶诊断不一致,只要任一标本中有绒毛结构,即应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
6.分娩期产妇一旦发现子宫先兆破裂,首选的措施是
A.抗休克,静脉输液、输血
B.停止一切操作,抑制宫缩
C.行阴道助产,尽快结束分娩
D.大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E.以上全正确
【答案及解析】B
答案A是子宫破裂的处理措施,该妇女子宫先兆破裂,应首先抑制宫缩。
处理原则:
(一)先兆子宫破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抑制宫缩,并尽快做好剖宫产准备。
(二)子宫破裂在抢救休克的同时,尽快做好剖宫产准备,根据病情行子宫修补术或子宫切除术。若已发生子宫破裂,协助医师,执行医嘱提供有效的护理:
①迅速给予输液、输血,短时间内补充血容量;
②根据医嘱补充电解质及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
③保暖,给氧,做好术前准备并于手术中和手术后应用大量抗生素以防感染;
④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及评估出血量。
7.某健康妇女,孕1产0,其骨盆形态正常,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
B.中骨盆平面呈横椭圆形
C.出口平面呈横椭圆形
D.入口平面是骨盆最小平面
E.出口平面呈纵椭圆形
【答案及解析】A
此妇女是正常骨盆。
为了便于理解分娩时胎儿通过骨产道的过程,一般将骨盆分为3个假想平面。
1.入口平面即真、假骨盆的交界面,呈横椭圆形或近圆形,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线,后端为骶骨岬上缘。
2.中骨盆平面即骨盆最狭窄平面,呈前后径长的纵椭圆形。其前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为骶骨下端的相应部。此平面直接影响胎头入盆后内旋转。
3.骨盆出口平面即骨盆腔的下口,由两个在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前三角形的顶端是耻骨联合下缘,两侧是耻骨降支;后三角形的尖端是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