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65岁,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收住入院,体检时发现刺激右侧下肢足背至踝部无疼痛反应,平衡觉及两点辨别觉存在,该病人发生的是
A.深感觉障碍
B.浅感觉障碍
C.运动觉障碍
D.复合感觉障碍
E.定位觉障碍
【答案及解析】B
感觉是人的感受器在接受刺激后,经传入神经纤维传导到大脑的感觉中枢,经感觉中枢综合、分析、以辨别刺激和性质。
浅感觉是指皮肤、粘膜的痛觉、温觉和触觉而言。如果传导刺激的神经纤维或大脑感觉中枢因病损出现痛、温、触觉障碍,则为浅感觉障碍。①痛觉检查 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在其两侧对称部位用大头针力量均匀地轻刺患者皮肤,并请患者回答“痛”还是不痛,如痛觉有障碍再上、下对比,查出痛觉障碍的范围。②温觉检查 分别用凉水(5℃~10℃)试管和热水(40℃~45℃)试管,轮流接触患者皮肤,观察其能否辨别冷热。如不能辨别即为温觉障碍。正常人能辨别出相差10℃的温度。脑血管病人病灶对侧出现温觉障碍。③触觉障碍 让患者闭目,用棉絮或羽毛轻触其皮肤,请他回答有无感觉,无感觉者则为触觉障碍。
2.女,65岁,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收住入院,体检时发现刺激右侧下肢足背至踝部无疼痛反应,平衡觉及两点辨别觉存在,该病人发生的是
A.深感觉障碍
B.浅感觉障碍
C.运动觉障碍
D.复合感觉障碍
E.定位觉障碍
【答案及解析】B
感觉是人的感受器在接受刺激后,经传入神经纤维传导到大脑的感觉中枢,经感觉中枢综合、分析、以辨别刺激和性质。
浅感觉是指皮肤、粘膜的痛觉、温觉和触觉而言。如果传导刺激的神经纤维或大脑感觉中枢因病损出现痛、温、触觉障碍,则为浅感觉障碍。
①痛觉检查 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在其两侧对称部位用大头针力量均匀地轻刺患者皮肤,并请患者回答“痛”还是不痛,如痛觉有障碍再上、下对比,查出痛觉障碍的范围。
②温觉检查 分别用凉水(5℃~10℃)试管和热水(40℃~5℃)试管,轮流接触患者皮肤,观察其能否辨别冷热。如不能辨别即为温觉障碍。正常人能辨别出相差10℃的温度。脑血管病人病灶对侧出现温觉障碍。
③触觉障碍 让患者闭目,用棉絮或羽毛轻触其皮肤,请他回答有无感觉,无感觉者则为触觉障碍。
3.多见于老年男性,且与吸烟关系最密切的肺癌类型是
A.鳞状上皮细胞癌
B.小细胞未分化癌
C. 大细胞未分化癌
D.腺癌
E.肺泡癌
【答案及解析】A
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原发性肺癌的40%~50%,多见于年老的男性,与吸烟关系非常密切。以中央型肺癌多见,并有向管腔内生长的倾向,常早期引起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癌组织易变性、坏死,形成空洞或癌性肺脓肿。鳞癌生长缓慢,转移晚,手术切除的机会相对多,5年生存率较多,但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
由于支气管粘膜柱状上皮细胞受慢性刺激和损伤、纤毛丧失、基底细胞鳞状化生、不典型增生和发育不全,最易突变成癌。典型的鳞状上皮样排列。电镜检查:癌细胞间有大量核粒与张力纤维束相连接。有时偶见鳞癌和腺癌混合存在称混合型肺癌(鳞腺癌)。
4.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方法是
A.X线检查
B.CT检查
C.痰结核菌检查
D.PPD试验
E.B超
【答案及解析】A
X线检查是筛选肺结核病人最常用、最简便和最有效的方法,在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胸片中,除一部分单纯的支气管内膜结核外,几乎都可以显示出肺部病灶形态、范围和小,综合分析提供重要的资料,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方法。
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早期诊断,确定病灶性质、部位、范围及其发展情况,从而决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检查方法主要有荧光透视与摄片,两者配合使用,更能发挥相辅相成作用。X线摄片除常规后前位外,必要时可作侧位片、前弓位片、定位片、体层摄影,支气管造影等。X线缩影检查对鉴别病变性质有时虽然不够精确,但在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工作上,却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5.慢性肾炎治疗原则为
A.使用细胞毒类药物为主
B.使用激素治疗为主
C.休息、低盐饮食为主
D.透析治疗为主
E.防止或延缓肾功能减退,改善症状为主
【答案及解析】E
治疗目的:延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不以消除蛋白尿、血尿为目标。一般不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细胞毒类药物,可采用综合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慢性肾炎患者若尿蛋白不多、水肿不明显、无严重的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时,可以从事轻工作,但应避免体力活动、受凉,防止感染,避免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
2.饮食:低蛋白低磷饮食:应精选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肉、牛奶、瘦肉等,限制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0.5~0.8g;原因:此饮食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的减退。水肿、高血压患者应限制盐<3g/d,饱和脂肪酸和非饱和脂肪酸比为1:1,其余热量由糖供给。
(二)利尿:水肿较明显的患者,可利尿消肿。
常用口服药为:
1.氢氯噻嗪,强效利尿药如呋塞米(速尿),长期用药注意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
2.安体舒通与氨苯蝶啶,为保钾利尿药。
(三)降压
1.容量依赖型高血压首选利尿药,如氢氯噻嗪。
2.肾素依赖型高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
(四)抗血小板药物长期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改善微循环,双嘧达莫(潘生丁)用量要大,阿司匹林用量要小于75~150mg。
6.患者,女性,39岁,两侧近端指关节及足关节酸痛2年,加重伴低热、纳差半月余。体检见两侧近端指关节明显梭状肿胀,肘关节鹰嘴突处可触及一个米粒大小结节,坚硬如橡皮。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末及,脾肋下一指。实验室检查:Hb90g/L,ESR45mm/h,WBC8.1×109/L,ANA(一),抗链O试验效价正常。X线检查: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腔变窄。
(问题)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风湿性关节炎
B.SLE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化脓性关节炎
E.关节结核
【答案及解析】C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而隐匿,一般有几周到数月的乏力、低热、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手足发冷等症状。
(一)关节表现
1.关节疼痛与关节肿胀最早的关节症状常为关节痛,最常出现的部位为掌指关节和近端指关节,腕、膝、足关节也较多见,其次为肘、踝、肩、髋、关节。早期疼痛常为游走性,以后逐渐固定,多呈对称性、持续性。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凡受累的关节均可肿胀,常由滑膜慢性炎症及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
2.晨僵
3.关节畸形可形成梭状指。晚期可引起关节畸形,最常见的是手指关节半脱位引起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
(二)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是本病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出现在20%~30%的病人。
2.类风湿性血管炎是引起关节外病变的主要病理基础,可出现在身体任何系统,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如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胸腔积液、肺间质纤维化、脑血管意外、周围神经炎,巩膜炎、结膜炎等。肢体可出现大面积溃破坏死。
3.Felty综合征约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有脾肿大及中性白细胞减少,称Felty综合征。有的甚至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4.其他本病很少累及肾脏,如有肾损害应考虑为使用抗风湿药物所致或并发淀粉样变。部分患者可并发干燥综合征。
7.患者,女性,55岁,体检发现其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主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D.肺动脉瓣狭窄
E.二尖瓣狭窄
【答案及解析】A
主动脉瓣狭窄体征:
1.心脏听诊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听到粗糙。响亮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菱型,第一心音后出现,收缩中期达到最响,以后渐减弱,主动脉瓣关闭(第二音)前终止;常伴有收缩期震颤。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后杂音可增强。杂音向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传导,有时向胸骨下端或者心尖区传导。通常杂音越长,越响,收缩高峰出现越尽,主动脉瓣狭窄越严重。但合并心力衰竭时,通过瓣口的血流速度减慢,杂音变轻而短促。可闻及收缩早期喷射音,尤其[在]先天性非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多见,瓣膜钙化僵硬后此音消失。瓣膜活动受限或者钙化明显时,主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或者消失,亦可出现第二心音逆分裂。常可[在]心尖区闻及第四心音,提示左心室肥厚与舒张期末压力升高。左心室扩大与衰竭时可听到第三心音(舒张期奔马律)。
2.其他体征脉搏平而弱,严重狭窄时由于心排血量减低,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老年病人常伴主动脉粥样硬化,故收缩压降低不明显。心脏浊音界可正常,心力衰竭时向左扩大。心尖区可触及收缩期抬举样搏动,左侧卧位时可呈双重搏动,第一次为心房收缩以增加左室充盈,第二次为心室收缩,持续而有力。心底部,锁骨上凹与颈动脉可触到收缩期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