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护理

摘要】目的提高护士对重症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意识。方法对326例重症病人的院内转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总结了一套重症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常规。结论加强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安全意识、提高知识、认真执行各项制度,是防范护理工作发生差错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重症病人;转运;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因病情需要,经常会转往另一个科室接受手术、检查,或者病情平稳转至专科病房继续治疗,因此这就涉及病人是否能够被安全转运的问题。本文对我科2007年2月~2008年7月326例重症监护病人的院内转运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没有监护仪监护的情况下,对如何更好地安全转运病人进行了探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人共326例,男184例,女142例,年龄7~72岁,其中神经外科140例,胸外科33例,骨科69例,普外科41例,泌尿外科11例,妇科2例,耳鼻喉病人30例。

1.2转运目的 急诊手术102例,行检查208例(CT、X线、B超),转至专科进一步治疗302例。

1.3转运并发症 (1)生命体征的改变,呼吸、心搏骤停。(2)痰液堵塞。(3)输液管路的脱落或者堵塞。(4)意识的改变。(5)有窒息的危险。(6)各种引流管的脱落或堵塞。(7)坠床的危险。(8)病人着凉。

2结果

本组326例病人中有318例病人被院内安全转运,其中8例病人在转运途中发生了并发症,其中7例病人经过及时急救,并发症得到了控制,1例抢救无效死亡。

3护理

3.1征得家属同意 当护士接到医嘱需要转运病人时,第一时间内和病人家属取得联系,解释患者要被转运的地方、目的及需要家属几个人陪同,需要如何配合,并在病人转运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3.2通知对方科室 通知要被转往的科室,告知患者的性别、主要诊断及需要特殊准备的物品,以便于对方科室能够有计划的接患者,如果是做各种检查,提前预约,确保患者到达后及时行各种检查。

3.3病情评估 院内转运可能导致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轻度及重度的改变,且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在转运之前护士应该对病人的病情做一个全面的评估,例如病人现存的病情,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及时处理的用药。

3.4病人准备 根据病情评估的内容,可以准备病人需要的物品,例如脑挫裂伤躁动期的患者,需要做检查时,护士应该考虑到做检查时患者是否会躁动,因此应该和医生联系,及时给予安定等镇静的药物;例如持续吸氧的患者,就要配备足够的氧气;吸痰的患者在出发之前要充分吸痰1次,带吸痰管和注射器,在紧急的情况下可以抽出痰液;充分考虑天气的冷暖,避免患者着凉;即使是病情比较稳定的患者,负责转运的护士也不要掉以轻心,必须带急救物品,例如:气囊、面罩、氧气和急救药品肾上腺素和阿托品。带有各种引流管的患者,病情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暂时夹闭,但是尽量不要用原来的滑轮夹闭,可以将引流管反折后用粘贴胶布的方法,避免引流液反流。输液的患者,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堵塞,行走过程中,注意不要刮到输液瓶,如果用微量泵泵入特殊药物时,要提前先充电。

3.5病情观察 在推车行走过程中,头部置于大轮端,推车速度要平稳,如果车颠簸,可以告诉推车人员往下压着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位于高处,减轻患者不适,如果患者神志清,可以嘱患者抓紧扶手,保证患者安全[2]。护士应该站在便于观察病情的地方,例如病人神志改变,静脉输液及各个管路,这时负责转运护士的作用既是指挥者又是病人的监护者。

3.6紧急情况的处理 如果途中病人发生了并发症,护士不要慌张,命令家属平稳推车行走,告诉陪检人员给相关领导打电话,寻求救助及准备病床,要尽量保持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如果病人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可以推到就近的科室,取得配合和抢救的时机。

4讨论

在ICU病房,转运患者的频率非常高,确保患者能够被安全转运,护士起着主导作用,不但要充分评估病情,而且还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当病人发生了并发症时,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建立一套重症病人院内安全转运护理常规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进.护理程序在急诊重症患者医院院内转运中的运用.中国中医急症,2003,12(1):95.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36.

作者:林召梅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