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内镜检查术都是一种侵入性检查,不同程度上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而对老年患者(60岁以上)更增加了检查的危险性。我院消化研究所每年所做的各种内窥镜检查5000例左右,其中老年患者约占25%,现就老年患者内镜检查的护理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7年我科室共为1287例老年患者进行了内镜检查,其中胃镜978例,肠镜266例,十二指肠镜检查治疗43例;年龄60~91岁,平均69岁;男性596例,女性691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肠镜检查:正常13例,恶性肿瘤49例,肠炎及其它肠病164例。胃镜检查:恶性肿瘤1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胃内疾病961例。十二指肠镜检查:胆总管结石及胆总管狭窄33例,恶性肿瘤10例。
2护理配合要点
2.1申请单的查对 要仔细全面老年患者多数合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在接到申请单时,首先要严格查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然后查对申请单中有关检查项目和内容。通过查对,了解有无内镜检查禁忌证,如严重的心脏病、严重的肺部疾病、生命体征不平稳等。查对是否写明现阶段身体情况,如未写明,则向患者及其家属询问,了解既往史、现病史、血压控制情况、心脏及肺部功能、有无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联系。通过认真核对申请单,为了解患者身体情况是否适合行内镜检查起到了把关作用,并为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工作提供了观察要点,使检查工作能顺利安全完成。
2.2内镜检查前的准备 应考虑周全除常规准备外,老年患者尤其需注意:(1)由于老年人的肠蠕动有所减慢,严格掌握禁食时间,保证处于空腹状态,对不能耐受饥饿的老年患者,尽量安排早做检查。(2)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要询问服药史,并测量血压,对血压偏高的患者,要告知检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舌下含服降压药(如心痛定),嘱其不要紧张,尽量安静,待血压降至正常后再行内镜检查。(3)因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早期表现可类似消化系统症状,为安全起见,老年患者应先行心电图检查,并测量血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心率。典型病例:患者男性,71岁,以上腹疼痛来院就诊,拟行胃镜检查,在先行心电图检查时发现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时与心内科联系,实施抢救,从而挽救了患者的生命。(4)对肢体偏瘫、活动受限者,协助摆体位时,注意动作要轻。
2.3心理护理 要耐心、到位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做好解释工作。处事谨小慎微的老人,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检查前多有顾虑、紧张心理,通过解释,消除其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性格开朗的老人则通过解释,使其重视检查可能引起的不适,主动配合,调节不适。解释时语速不宜过快,让老年患者听清楚、听懂。教会患者减轻不适的方法、配合要领、注意事项。要让患者了解检查过程的安全性,轻松地接受检查,并签署特殊检查同意书。对行动缓慢的老年患者,要耐心,不可催促,以免增加紧张心理。2.4插镜时要加强安全管理 重点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鉴于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建议在检查中行心电及血压的监护,增加检查的安全性。通常患者在刚进镜时心率及血压都会较检查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快和升高,此时要做好解释,嘱患者深呼吸,同时握住患者的手,使之感受到支持和鼓励,缓解紧张情绪,使心率逐步减慢,血压逐步降下来,继续检查。反应强烈者,暂停插镜,嘱其放慢呼吸,平稳情绪,再行插镜。内镜插入后,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2.5退镜后仍要观察 近年来,由于内镜医生操作技能的普遍提高及内镜性能的改善,内镜检查所致的并发症并不多见,特别是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意外、消化道穿孔、严重感染等非常罕见,但作为内镜室的工作人员,应对此有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老年患者,生理机能的退化及反应迟钝,并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更需予以重视。内镜退出后,先观察患者的反应,测量心率、血压,询问有无不适。如无明显不适,嘱其静卧几分钟后,缓慢起身。
2.6检查后 进食时间要合理指导一般检查后1小时无麻木感及腹部不适,方可饮水、进食。
3结论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过程中,护理的配合起到了致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到认真、细致,患者就会少受痛苦,内镜检查及治疗就能够安全、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