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花环分离法分离淋巴细胞时,悬浮在分层液界面的细胞群富含的细胞是( )
A.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B.T细胞
C.单个核细胞
D.B细胞
E.白细胞
答案与解析:此法是基于成熟的T细胞表面有独特的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即E受体(CD2),能够与SRBC结合形成E-花环,而B细胞则不能,经Ficoll- 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后,即可将二者分开,然后裂解E-花环中的SRBC,即可获得纯T细胞,而B细胞可直接取自分层液的界面。近年来,用2-氨乙基异硫溴化物(AET)处理SRBC后,可增加E-花环形成效果与稳定性,从而提高T细胞的分离效率。
2.BT延长可见于下列疾病,但应除外( )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血友病
C.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D.血小板无力症
E.血管性血友病
答案:B
解析: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的血管壁结构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壁变薄周围缺乏弹性纤维和平滑肌支持以致局部血管扩张、迂曲及脆性改变而易于出血。半数以上的病例有BT延长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血友病患者血管壁和血小板功能正常,因此出血时间(BT)正常。患者有正常的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Ⅱ、Ⅶ、Ⅴ活性,因此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但是有功能的凝血因子Ⅷ活性或Ⅸ缺乏,使内源性凝血系的试验异常。诊断必须基于体外凝血活性的筛选试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CLL特点( )
A.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
B.淋巴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基本正常
C.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正常
可见少量淋巴母细胞和幼淋巴细胞
E.篮细胞明显增多
答案与解析:
书上明确描述是:
1.血象: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晚期表现。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少数大于100×109/L,淋巴细胞大于或等于60%,晚期可达90%~98%。血片中蓝细胞明显增多,这也是慢淋特点之一。
2.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占40%以上,细胞大小和形态基本上与外周血一致。在疾病早期,骨髓中各类造血细胞都可见到。但至后期,几乎全为淋巴细胞。原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较少见(5%~10%)。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都减少,晚期巨核细胞也减少。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其致命在于淋巴细胞恶性增值,抑制髓系细胞的生成,使得机体受损。细胞形态学变化只是白血病细胞的一种病变形式,并不是所有的白血病细胞都要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
4.检查免疫性溶血的试验有( )
A.抗人球蛋白试验
B.冷热溶血试验
C.冷凝集试验
D.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E.蔗糖溶血试验
答案:ABC
解析: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很多种,要分清对待。
(1)先天性因素:膜缺陷(遗传球)、酶缺陷(G-6-PD缺陷症)、血红蛋白病(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2)获得性因素: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膜缺陷(PNH)、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感染因素等;
(3)其他:如脾亢。
5.对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 )
A淋巴样组织细胞
B多核巨组织细胞
C正常形态组织细胞
D吞噬性组织细胞
E单核样组织细胞
答案与解析: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象:
骨髓增生高低不一,晚期多数增生减低,三系细胞均减少。骨髓中出现异常组织细胞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异常组织细胞形态特点可归纳为下列5种:①异常组织细胞(恶性组织细胞):胞体较大,为规则的圆形。胞浆较丰富,呈深蓝或浅蓝色,可有细小颗粒和多少不等的空泡。核形状不一,有时呈分枝状,偶有双核。核染色质细致或呈网状,核仁显隐不一,有时较大。这种细胞在涂片的末端或边缘处最为多见。②多核巨组织细胞:胞体大直径可达50微米以上,外形不规则。胞浆浅蓝,无颗粒或有少数细小颗粒,通常有3-6个胞核,核仁或隐或显。③淋巴样组织细胞:胞体大小及外形似淋巴细胞,可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或狭长弯曲尾状。胞浆浅蓝或灰蓝色,可含细小颗粒,核常偏于一侧或一端,核染色质较细致,偶可见核仁。④单核样组织细胞。形态颇似单核细胞,但核染色质较深而粗,颗粒较明显。⑤吞噬性组织细胞:胞体常很大,单核或双核,偏位,核染色质疏松,可有核仁。胞浆中含有被吞噬的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或血细胞碎片等。以上5种细胞,目前认为以异常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组织细胞诊断意义较大。但后者在标本中出现机率较低。单核样和淋巴样组织细胞在其他疾病中也可出现,在诊断上缺乏特异性意义。
6.我国AML分型标准中,M3的标准为( )
A.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30%(所有有核细胞)
B.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30%(非红系细胞)
C.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20%(所有有核细胞)
D.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
E.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10%~20%(非红系细胞)
答案:B
解析:
我国AML分型标准中,M3型白血病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ANC),其胞核大小不一,胞质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可见束状的Auer小体,也可逸出胞体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