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种细菌对酸碱均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A.肠球菌
B.结核分枝杆菌
C.霍乱弧菌
D.产气肠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
答案与解析:B
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细长且直,不同种可呈现丝状、球状、串珠状等多形性。抗酸染色法是以5%石碳酸复红加温染色后再经3%盐酸乙醇脱色,再以美蓝复染,结核分枝杆菌能抵抗酸酒精脱色,被染成红色,为抗酸染色阳性。
2.培养 培养特点为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常用罗氏固体培养基,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4周后,形成菜花样R型菌落,液体培养基上呈表面生长,形成菌膜。
3.抵抗力 因细胞壁中含大量脂质,故抵抗力较强且与一般细菌不同,对干燥、酸碱和碱性染料抵抗力强(三强);而对乙醇、湿热及紫外线抵抗力较弱,抗结核药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有效(四不强)。
4.变异性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菌落、毒力及耐药性等均可发生变异。
(1)耐药性变异: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较易产生耐药性,造成耐药菌株增多,给治疗造成困难。
(2)毒力变异:将有毒的牛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230次移种传代,历时13年而获得了减毒活菌株,即卡介苗,目前广泛用于人类结核病的预防。
2.关于吲哚试验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蛋白胨中应含有丰富的色氨酸
B.培养基中不含葡萄糖
C.加入吲哚试剂后,培养基如不显红色,应放回温箱继续培养
D.吲哚试剂应沿管壁缓缓加入
E.试验过程中应作阴、阳性对照
学员提问:请老师讲解下。
答案与解析:C
吲哚实验:有些细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吲哚本身没有颜色,不能直接看见,但当加入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试剂时,该试剂与吲哚作用,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
操作:在培养液中加入乙醚1~2ml,经充分振荡使吲哚萃取至乙醚中,静置片刻后乙醚层浮于培养液的上面,此时沿管壁缓慢加入5~10滴吲哚试剂(加入吲哚试剂后切勿摇动试管,以防破坏乙醚层影响结果观察),如有吲哚存在,乙醚层呈现玫瑰红色,此为吲哚试验阳性反应,否则为阴性反应,阳性用“+”、阴性用“-”表示。
加入吲哚试剂后,培养基如不显红色,表示实验为阴性结果,没有必要放回温箱继续培养。
3.关于分区划线分离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杂菌量较多的标本
B.一般分为四个区,将标本均匀涂布于第一区
C.自第二区开始,各区内依次进行连续划线
D.每一区划线均接触上一区的接种线1或2次
E.接种前以及接种完毕后,接种环要灭菌
答案与解析:
选项B“一般分为四个区,将标本均匀涂布于第一区”是临床上常用方法。
选项E“接种前以及接种完毕后,接种环要灭菌”,是想表述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只需要给接种环灭菌两次,但事实上应该在接种前后灭菌的基础上,每一次划分完一个区要进行下一区的划线时也需要进行灭菌。所以E选项是错误的。
4.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是()。
A.专性细胞内寄生,二分裂法繁殖
B.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形成呈多形性,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D.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
E.大多数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
答案与解析:B
立克次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具有以下特点:
①需在活细胞内生长,在代谢衰退的细胞内生长旺盛;
②具典型的细胞壁、有DNA和RNA,呈短小、多形性球杆状,染色后光学显微镜可以查见。
③除Q热、战壕热及立克次体痘症的立克次体外,均与某些变形杆菌(OX19、OX2、OXK株)有共同抗原,故可进行外斐反应(变形杆菌凝集反应)以协助诊断。
④对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族、氯霉素等敏感。
⑤其毒素属内毒素性质,为其主要致病物质。
⑥耐低温、干燥,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5.患儿,女性,8岁,发热。体检咽部红肿,有颈强直,有脑膜刺激症状,腰穿有脓性脑脊液,但未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临床诊断为脑膜炎,请问下列哪种细菌还能引起本病( )。
A.B群链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肺炎双球菌
E.新型隐球菌
答案与解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易感人群为:有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免疫抑制药及免疫低下性疾病如AIDS、淋巴瘤、白血病、器移植等病史亚急性或慢性进展的头痛、喷射性呕吐脑神经受损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蛋白定量增高、氯化物及葡萄糖降低者应考虑本病。临床确诊需在脑脊液中找到新型隐球菌由于其检出率受病灶部位病程发展阶段等影响故对可疑或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脑膜炎应反复作脑脊液墨汁染色培养或动物接种以寻找病原。通常墨汁染色阳性率较低故需尽早应用脑脊液乳胶凝集(LA)或抗原酶联免疫测定法检测隐球菌抗原,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所以暂时不考虑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6.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质粒是A.F质粒
B.R质粒
C.Col质粒
D.产毒性质粒
E.非接合质粒
答案:B
答案解析:耐药性质粒分接合性耐药质粒和非接合性耐药质粒。接合性耐药质粒又称R质粒,即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R因子)。
7.治疗疥螨时首选的药物是
A.左旋咪唑
B.吡喹酮
C.硫黄软膏
D.硫氯酚
E.甲硝唑
答案:C
答案解析:治疗疥螨常用药物有10%硫黄软膏、10%苯甲酸苄酯搽剂、1YT霜剂、1%丙体666霜剂、复方美曲膦酯(敌百虫)霜剂、10%优力肤霜及伊维菌素等。病人治疗前均需用热水洗净患处,待干后用药涂搽,每晚1次,效果较好。治疗后观察1周左右,如无新皮损出现,即视为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