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的性质、途径方式及剂量

1.抗原的性质:能诱发免疫耐受性的抗原物质称为耐受原。主要耐受原有蛋白质、细菌或病毒抗原、半抗原和合成多肽。不易从体内清除的抗原比易被清除的抗原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在体内不易被代谢的耐受原可比易被代谢的耐受原维持免疫耐受性的时间长;

2.抗原注入的途径和方式;最易诱发免疫耐受性是静脉注射,其次是腹腔注射,再次是皮下注射。口服一般不能诱发免疫耐受性。如在注射抗原时使用免疫佐剂,也不易引起免疫耐受性;

3.抗原的剂量:影响诱发免疫耐受性的因素很多,难以定出固定的诱发量。一般认为中等剂量容易诱发免疫应答,而不易诱发免疫耐受性。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大剂量时比较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胸腺依赖性抗原用小剂量或大剂量均可诱发免疫耐受性。用大剂量抗原诱发的免疫耐受性称为高量免疫耐受性,用低剂量诱发的免疫耐受性称为低量免疫耐受性;

4.决定簇的密度:决定簇的密度愈大,愈容易诱发免疫耐受性。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