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女性,26岁,右上后牙龈肿痛1周,口服消炎药治疗无效。检查:右上6牙体颊侧牙周脓肿形成,叩痛(+),冷测反应同对照牙,牙周袋8mm,应急处理应是
A.局部麻醉下开髓
B.龈上洁治
C.龈下刮治
D.脓肿切开引流
E.全身药物治疗
【答案】D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该题所考知识点是牙周脓肿的急性期处理。从题干中可看到,患者表现为牙周脓肿,且已有1周时间,但病变局限,此时的脓肿应已有较多脓液,处理原则应是引流,在备选答案巾D是符合治疗原则的方法,由于病变局限,不需用全身药物治疗,因此可排除E,由于是牙周脓肿,答案A显然错误,其他备选答案方法不适宜在急性期进行,可排除。
【口腔内科学】18岁患者主诉刷牙出血数月,查见牙不松动,牙龈红肿,牙周探诊深度≤3mm,牙石(++),探诊出血,最佳处理方案应是
A.服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B.口腔卫生宣教和龈上洁治术
C.口腔卫生宣教、龈上洁治术、根面平整术
D.服用牙周宁片、使用含漱剂
E.进行牙龈切除术
【答案】B
【学员提问】?
【解析】 此题考查要点为慢性龈炎的治疗。根据题干所给出的病情可判断,该患者所患的疾病为慢性龈炎,对这样的患者进行口腔腔卫生指导和龈上洁治术,疾病就可治愈,不需要根面平整和手术治疗,也不需要全身药物治疗,单纯药物治疗而不清除局部刺激因素不能治愈牙龈炎。因此正确答案为B.
【口腔颌面外科】男性,25岁,因口腔颌面部创伤致舌体裂伤,出血明显,口底肿胀,来院就诊,最有效合理的止血方法是
A.注射止血针
B.指压患侧的颈总动脉
C.用纱布块填塞止廊
D.创口缝合止血
E.做颈外动脉结扎术
【答案】D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与临床处理相结合的试题,测试考生对舌体裂伤处理原则的理解。正确答案是创口缝合止血。舌体是血液循环十分丰富的器官,裂伤后出血明显而且容易致口底肿胀或血肿造成上呼吸道梗阻,因此最佳处理是创口缝合止血,其余方法如注射止血针、用纱布块填塞止血、指压患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结扎术均不是最有效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学】男性,18岁,与他人相撞致上前牙外伤。检查发现11位置低于咬合面,牙冠缩短,松动Ⅰ°,龈有少许撕裂,牙外伤的诊断是
A.牙挫伤
B.牙脱位
C.冠折
D.根折
E.冠根折
【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答案是B而不是D
【解析】本题是个案的综合分析试题,测试考生对牙损伤分类的理解以及对个案病例诊断综合分析能力。此题正确答案是牙脱位,A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牙损伤分为牙挫伤、牙脱位和牙折3类。牙脱位是由于较严重的暴力撞击所致,其中包括移位、半脱位和嵌入深部。此案例是11位置低于咬合面,牙冠缩短,松动Ⅰ°,说明此牙向牙槽窝深部嵌入,故应诊断为部分脱位。牙挫伤临床上表现为患牙不同程度松动、叩痛、无移位。
【口腔预防科学】12岁儿童南饮水含氟量0.3ppm地区迁居饮水含氟量1.2ppm地区,氟牙症发生的可能性为
A.0
B.25%
C.50%
D.75%
E.100%
【答案】A
【学员提问】?
【解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氟牙症发病机制的掌握和临床判断分析的能力。氟牙症是牙形成和矿化期摄入过量氟引起的一种釉质矿化不全。考生如果知道0~5岁是牙的形成和矿化期,当地饮水氟浓度在0.5ppm以下属于低氟地区(没有其他氟污染情况),就可以判断出这个12岁男孩虽然迁居高氟地区(1.2ppm)也不会产生氟牙症,因此正确答案是A.
【口腔修复学】女性,47岁,36缺失,35、37为健康活髓牙。35、36、37金属烤瓷固定桥粘固后4天复诊,主诉咬合时疼痛。此时首先要检查的是
A.基牙根尖状况
B.基牙牙槽骨状况
C.基牙牙龈状况
D.修复体咬合接触
E.固位体边缘密合度
【答案】D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固定修复体粘固后短期内出现咬合不适、咬合痛,最常见原因是存在咬合早接触、 干扰,导致咬合创伤。因此,首先应检查修复体的咬合接触,明确是否存在咬合早接触或骀干扰。根尖周炎、牙周炎和牙龈炎虽然也可以有咬合不适或疼痛,但患者的基牙在修复前均为健康活髓牙,在修复后数天内不可能迅速出现根尖周炎、牙周炎或严重的牙龈炎。因此,为明确病因应先检查咬合关系。正确答案为D.选项 A、B、C反映的是基牙根尖与牙周状况,选项E主要影响基牙牙龈健康,均非正确选项。
【口腔修复学】男性,60岁。右上后牙龋坏缺损3年,充填后反复脱落。查:17远中邻牙 大面积银汞充填,活髓,不松动,叩痛(一),牙龈退缩,临床冠长。拟行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全冠龈边缘的最佳位置是
A.龈缘以上
B.平齐龈缘
C.龈沟内0.5mm
D.龈沟内lmm
E.达龈沟底
【答案】A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全冠的颈部边缘位置通常可有两种:一种为龈下边缘,另一种为龈上边缘。采用龈下边缘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暴露烤瓷冠的边缘,以利于美观(前牙);另外可增加预备体轴面高度,增强固位。但龈下边缘不易保证牙龈的健康,因此龈下边缘的位置不宜过深。牙龈健康的情况下,可位于龈缘下0.5mm.任何时候都不要将边缘置于龈沟底。对于本题的病例而言,患者年龄大,牙龈退缩明显,临床冠长。如果采取龈下边缘,则必须磨除过量的牙体组织,容易导致牙本质敏感,甚至露髓。患牙为右上第一磨牙,龈上边缘对美观无明显影响。患牙临床冠长,不需要增加预备体轴壁高度来增强同位。因此,患牙全冠最适合采用龈上边缘。
【口腔内科学】哪项不是OLP的组织病理表现
A.错角化或不典型增生
B.上皮过角化
C.不全角化
D.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E.固有层结缔组织中有密集的淋巴细胞侵润带
【答案】A
【学员提问】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是扁平苔藓的病理表现吗?
【解析】 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基底细胞内水肿较轻时,细胞稍增大,胞浆呈空泡状,称空泡性变;水肿严重时,基底细胞即发生液化溶解破碎,基底细胞排列不齐,基底膜不清,甚至消失。此种病变常见于扁平苔藓和红斑狼疮。
扁平苔藓在黏膜的白色条纹处,上皮有不全角化层;在黏膜发红区则无上皮角化。棘层增生者较多,也可见棘层萎缩。
【口腔内科学】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常见的治疗方法
A.根管治疗术
B.根尖诱导成形术
C.活髓切断术
D.牙髓摘除术
E.直接盖髓术
【答案】B
【学员提问】年轻恒牙有根尖周病还能做根尖诱导成形术吗根尖不是已经感染了吗?
【解析】根尖诱导成形术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用药物及手术的方法保存根尖部的牙髓或使根尖周组织沉积硬组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对于年轻恒牙,由于牙根未完全发育成形,发生根尖周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根尖诱导成形术。
【口腔颌面外科】双侧髁状突颈部骨折后出现移位伴开 ,首选合理的治疗方法是
A.单颌固定+颅颌弹性绷带
B.颌间固定+颅颌弹性绷带
C.单纯颌间固定
D.在双侧磨牙后区垫以2~3mm厚橡皮垫,再用颅颌弹性绷带进行牵引
E.手术切开复位固定
【答案】D
【学员提问】那为什么不选B呢?在双侧磨牙后区垫以2~3mm厚橡皮垫,有什么作用呢?
【解析】对于翼外肌附着上方骨折而无移位者,可不做颌间固定,采用弹性吊颌帽限制下颌运动,保持正常的咬合关系即可;有轻度开者,可在患侧磨牙垫上2~3mm厚橡皮垫,用颌间弹性牵引复位固定,使下颌支下降,髁突复位,恢复咬合关系。
【口腔颌面外科】关于唇,腭裂的流行病学特点不包括
A.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
B.目前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C.唇裂常与腭裂伴发
D.右侧多于左侧
E.男性多于女性
【答案】D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D啊
【解析】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 唇腭裂可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2.城乡分布 在我国,唇腭裂的发生在城乡之间有显著差别,城市唇腭裂的发生率为1.7‰,而农村的发生率为2.1‰。这种情况可能与农村近亲婚配,妇女文化教育程度,缺乏孕期健康意识有关
3.性别分布 在唇腭裂中,男性婴儿发生率比女性婴儿高。
4.种族分布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检测资料显示;白人的唇腭裂缺陷率显著高于黑人。
唇裂、腭裂系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口腔颌面部发育畸形。对于那一侧的发病高无特征。
【预防口腔医学】拔除残根属于
A.龋病一级预防
B.龋病二级预防
C.龋病三级预防
D.以上都不是
E.属于治疗,不是预防
【答案】C
【学员提问】拔除残根不是二级预防吗?
【解析】龋病的三级预防如下:
一级预防
1.促进口腔健康普及口腔健康教育,制定营养摄取计划,定期口腔检查。
2.实行特殊防护措施在口腔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各种氟化物防龋措施,进行窝沟封闭,应用防龋涂料。
二级预防
早期诊断,包括定期检查,X线片等辅助诊断,在检查诊断基础上做早期充填等治疗。
三级预防
1.防止龋的并发症 对龋病引起的牙髓及根尖周病的病牙进行牙体牙髓治疗以保存自然牙列,阻止炎症向牙槽骨、颌骨深部扩展,对于严重破坏的残冠残根应拔除,防止牙槽脓肿及颌面化脓感染及全身感染。
2.康复 修复牙体组织的缺损和牙的缺失,以恢复牙颌系统的生理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由上述内容可见,拔除残根应属于龋病三级预防。
【预防口腔医学】患牙龈炎的患者禁用
A.氟化自来水
B.含氟涂料
C.局部涂氟
D.含氟泡沫
E.含氟牙线
【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患有牙龈炎的患者,使用含氟涂料后,出血的牙龈组织与涂料中的松香基质发生接触性的变态反应,可能导致接触性过敏。
【医学教育网校(www.mo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