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10年第6期

【口腔颌面外科学】对阻生智齿的命名中哪项是错误的

A.下8│低位水平阻生

B.下8│近中垂直阻生

C.下8│高位远中阻生

D.下8│倒置阻生

E.下8│舌向阻生

【答案】B

【学员提问】不理解。

【解析】根据牙在骨内的深度,分为高位、中位及低位三种位置

根据阻生智齿的长轴与第二磨牙的长轴关系,可分为以下各类:

①垂直阻生;②水平阻生;③倒置阻生;④近中阻生;⑤远中阻生;⑥颊向阻生;⑦舌向阻生。

此外还可根据牙在正常牙列中线的位置分为颊侧移位、舌侧移位及正中位三种。对于一个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的正确诊断描述,应包括以上各项。

【口腔内科学】慢性闭锁性牙髓炎对温度测验的反应为

A.立即引起剧烈疼痛

B.无疼痛

C.立刻引起轻微的钝痛

D.出现迟缓性反应或反应迟钝

E.无反应

【答案】D

【学员提问】老师讲解下吧。

【解析】慢性闭锁性牙髓炎:龋洞深,探诊不敏感、未露髓;对冷、热诊不敏感或热测引起迟缓痛;叩诊(+)。

诊断要点:

(1)可以定位患牙的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和(或)自发痛史。

(2)肯定可查到引起牙髓炎的牙体硬组织疾患或其他病因。

(3)患牙对温度测验的异常表现。

(4)叩诊反应可作为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在临床上诊断慢性牙髓炎时,如有各型的典型表现,可以分别诊断为闭锁性、溃疡性及增生性。否则,临床仅对患牙诊断“慢性牙髓炎”即可。这是因为临床对洞底是否与髓腔穿通的检查结果与实际的组织学表现常有出人,再者从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这三种类型也并无区别。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当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深龋患牙,在去净腐质时发现有露髓孔,甚或在去腐未净时已经露髓,均应诊断为“慢性牙髓炎”。

【口腔修复学】下颌双侧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对基托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后缘盖过磨牙后垫

B.边缘圆钝,不刺激黏膜

C.颊舌侧边缘伸展至黏膜皱褶处

D.不妨碍颊舌的功能运动

E.有良好的封闭

【答案】A

【学员提问】不用盖过磨牙后垫吗?

【解析】下颌基托后缘应覆盖磨牙后垫的1/3~1/2.

基托边缘不宜伸展到组织倒凹区,以免影响义齿就位或就位时擦伤倒凹以上突出部位的软组织。基托与粘膜的关系应密合而无压痛。

【口腔组织病理学】能主动吸收钠、排出钾的是

A.闰管

B.分泌管

C.小叶间导管

D.排泄管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分泌管与闰管相延续。管径较粗,管壁由单层柱状上皮所组成。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或近基底部。胞浆丰富,呈强嗜酸性。在基底部有垂直于基底面的纵纹,所以分泌管又称纹管。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钠,排出钾,并转运水,改变唾液的量和渗透压。

【口腔解剖生理学】上牙槽后动脉分布于

A.上颌磨牙、前磨牙

B.上颌前牙

C.上颌前牙、前磨牙

D.下颌前磨牙、磨牙

E.下颌前牙

【答案】A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A?

【解析】上牙槽后动脉在上颌动脉将进入翼腭窝时发出,下行于上颌骨体后面,发出分支经牙槽孔进入上颌窦后壁的牙槽管,分布于上颌磨牙、前磨牙及上颌窦粘膜,另有分支继续沿骨面行向前下,供应上颌磨牙及前磨牙的牙槽突颊侧粘膜、颊肌和牙龈。

【口腔预防医学】牙周病一级预防的特殊性防护措施是

A.定期X线检查

B.定期口腔检查

C.去除不良修复体

D.牙周手术治疗

E.修复丧失的牙槽嵴和失牙

【答案】C

【解析】牙周病一级预防特殊防护措施有:

1.训练控制菌斑方法。

2.有效的口腔卫生措施,刷牙、牙线、牙间清洁器

3.去除不良修复体

4.纠正不良习惯

5.恢复牙龈组织的正常颜色、形态、韧性

6.平衡咬合

表:牙周病的三级预防和五个亚级。

【口腔组织病理学】下列哪项不符合McCune-Albright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A.年轻女性多见

B.女性性早熟

C.皮肤色素沉着

D.单一骨骼受累

E.常伴有垂体前叶腺瘤

【答案】D

【解析】McCune-Albright综合症是指多骨性损害同时伴有皮肤色素沉着和女性早熟等内分泌异常的疾病。表现为颅骨、面部骨、或颌骨同时受累。因此“单一骨骼受累”的论述有误。

【口腔修复学】龋病修复性治疗时,与其相关的生物学基础为

A.牙是有感觉和代谢的活体组织

B.牙是有感觉无代谢的活体组织

C.釉质在牙体手术中可产生细胞性反应

D.修复性治疗与牙周组织和颞下颌关节的健康无关

E.切割牙本质不会引起牙髓的任何反应

【答案】A

【解析】教材在在讲述此问题时,有如下论述:牙体修复的生物学基础——牙是有感觉和代谢的活体组织器官,牙体修复是在这一生活器官上进行手术,所以牙体修复的是一生物性治疗技术。修复时必须考虑到牙体及其支持组织的特殊生物学特征。因此此题选A。

【口腔内科学】局部用药治疗龋病的常见适应证是

A.小而深的乳牙龋

B.大而浅的乳牙龋

C.大而深的乳牙龋

D.乳前牙邻面龋

E.乳磨牙邻面龋

【答案】B

【学员提问】D为什么不对?

【解析】龋病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为:

(1)恒牙早期釉质龋,尚未形成龋洞者,特别是位于易清洁的平滑面病损。

(2)乳前牙邻面浅龋及乳磨牙面广泛性浅龋,1年内将被恒牙替换者。

(3)静止龋,如面点隙龋损,由于面磨耗,将点隙磨掉,成一浅碟状,使致龋环境消失。

药物治疗仅对于乳牙邻面的浅龋,而邻面龋不一定都是浅龋。因此D选项不正确。

【口腔内科学】牙隐裂后会出现

A.牙髓充血的症状

B.急性牙髓炎的症状

C.急性根尖周炎的症状

D.慢性牙髓炎的症状

E.上述任一症状

【答案】E

【学员提问】答案不是D吗?

【解析】表浅的隐裂常无明显症状,较深时则遇冷热刺激敏感,或有咬合时不适感;深的隐裂因已达牙本质深层时,多有慢性牙髓炎症状,有时也可急性发作,并出现定点性咀嚼剧痛。凡出现上述症状而未能发现患牙有深的龋洞或深的牙周袋,牙面上探不到过敏点时,应考虑牙隐裂存在的可能性。一般可用尖锐的探针检查,如隐裂不明显,可涂以碘酚,使渗入隐裂染色而将其显示清楚。有时将探针置于裂隙处加压或用力撬动,可有疼痛感。沿裂隙磨除,可见裂纹已达牙本质深层。将棉花签置于可疑牙齿的牙尖上,嘱患者咬合,如出现短暂的撕裂样疼痛,则可能该牙已有隐裂。

根据牙隐裂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上述情况都是可能出现的。

医学教育网校(www.mo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