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患者男性,59岁,发现右侧耳垂前肿物8个月来诊。自述肿物进行性长大,近1个月来增长较快,并伴有疼痛。检查发现右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3.5cm×3cm×2cm,质地硬、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以下哪项辅助检查对患者来说是不恰当的
A.CT检查
B.胸部X线片
E.腮腺造影
D.穿刺细胞学检查
E.切除活组织检查
【答案】E
【学员提问】怎么选e啊?
【解析】腮腺部位的肿瘤一般不采用切取活检,以免导致肿瘤种植扩散,及形成不能愈合涎瘘。
可以细针吸取活检。
【口腔内科学】患者。38岁。女性,主诉右侧牙齿自发性剧烈疼痛3天。疼痛呈放散性,夜间痛。检查见右侧牙齿未见牙体病损,但右上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探及深达根尖部的牙周袋。冷(++),松动Ⅰ度,叩诊(+)。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牙髓炎
B.急性牙龈炎
C.逆行性牙髓炎
D.急性根尖周炎
E.残髓炎
【答案】C
【学员提问】为何不选A?
【解析】检查见右侧牙齿未见牙体病损且右上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探及深达根尖部的牙周袋,可诊断非急性牙髓炎,属于牙周逆行性感染。
【口腔修复学】为增加黏结力,黏结之前预备体表面需作处理,除了
A.涂分离剂
B.干燥
C.酸蚀
D.清洁
E.去油污
【答案】A
【学员提问】什么是分离剂?
【解析】分离剂:在两种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之间、材料与模具之间隔离膜,使二者间不发生粘连,完成操作后易于分离的液剂。
【口腔组织病理学】下列哪项不是咀嚼粘膜的特征
A.有角化层
B.颗粒层不明显
C.上皮钉突多而细长
D.固有层较厚
E.胶原纤维粗大
【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选B?
【解析】咀嚼粘膜包括硬腭和牙龈粘膜,它们在咀嚼时承受压力。咀嚼粘膜的上皮较厚,上皮的表层有角化,可为正角化或不全角化。正角化时有明显的粒层,不全角化时粒层不明显。此外,咀嚼粘膜有粒层,细胞间隙宽并见细胞间桥,固有层厚,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呈网状,固有层的乳头多而长,与上皮钉突呈指状镶嵌,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可有效地防止上皮在外力作用下与下面的结缔组织分开。咀嚼粘膜或借固有层直接附在骨膜上,形成粘骨膜;或借粘膜下层与骨膜相连。
【口腔解剖生理学】舌后1/3粘膜无乳头,有许多结节状淋巴组织,称为
A.舌根滤泡
B.舌根乳头
C.舌根淋巴结
D.舌扁桃体
E.腭扁桃体
【答案】D
【学员提问】能解释下吗?
【解析】在哺乳类的舌中,由淋巴细胞聚集而成的小结节形成的部分即舌根部,与其前方的舌体部比较,构造上完全不同,它与味觉完全无关,其整个表层形成淋巴性器官。这一区域比腭扁桃体的构造稍为简单,称舌扁桃体。
【口腔组织病理学】引起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的因素如下,除外
A.幼儿时服用大剂量四环素
B.出生后1~3岁生活在高氟区
C.幼儿时期严重营养不良
D.母亲产前曾患毒血症
E.母体内氟摄入量过高
【答案】E
【解析】
A.幼儿时服用大剂量四环素:四环素对牙的影响主要是着色,有时也合并釉质发育不全
B.出生后1~3岁生活在高氟区:可引起氟斑牙,严重的可形成窝状釉质发育不全
C.幼儿时期严重营养不良:可引起釉质发育不全
D.母亲产前曾患毒血症:可引起釉质发育不全
E.母体内氟摄人量过高:胎盘对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但摄入量过多,超过胎盘筛除功能的限度时,也能不规则地表现在乳牙上。
母体内摄入过量的氟,主要影响乳牙,因此E选项论述有误。
【相关知识】
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
1.严重营养障碍:维生素A、C、D以及钙、磷的缺乏,均可影响造釉细胞分泌釉质基质和矿化。维生素A缺乏时,对上皮组织的影响很明显。釉质为上皮组织的成釉细胞所形成,维生素C缺乏时,成釉细胞不能分化成高柱状细胞而蜕变成扁平细胞,使釉质发育不全。对天竺鼠的实验证明:维生素C缺乏首先是成牙本质细胞变性,不能形成正常的牙本质,而是不规则的、没有整齐牙本质小管的钙化组织;严重时牙本质发育停止。维生素D严重缺乏时,钙盐性骨和牙齿组织中的沉积迟缓,甚至停止;一旦形成釉质基质。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矿化,基质不能保持它的形状而塌陷。这些都是日后釉质表面上形成凹陷和矿化不良的原因。
2.内分泌失调:甲状旁腺与钙磷代谢有密切关系。甲状旁腺功能降低时,血清中钙的含量降低,血磷正常或偏高。临床上出现手足抽搐症,其牙也可能出现发育缺陷,肉眼能见到牙面横沟或在镜下才能见到加重的发育间歇线。
3.婴儿和母体的疾病:小儿的一些疾病,如水痘、猩红热等均可使造釉细胞发育发生障碍。严重的消化不良,也可成为釉质发育不全的原因。孕妇患风疹、毒血症等也可能使胎儿在此期间形成的釉质发育不全。发病急,病程短的疾病,仅使釉质形成一条窄的横沟缺陷,如果正值牙发育的间隙期,则不致引起釉质发育不全。
4.局部因素:常见于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导致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这种情况往往见于个别牙,以前磨牙居多,又称特纳(Turner)牙。
【口腔内科学】以下哪种纤维组织不属于牙龈纤维
A.龈牙纤维
B.牙槽嵴纤维
C.牙骨膜组
D.环行纤维
E.越隔纤维
【答案】B
【解析】
牙槽嵴纤维属于牙周膜纤维。
牙龈固有层的结构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中胶原纤维束呈各种方向排列,可分为下列几组。
1.牙龈组: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广泛地位于牙龈固有层中,主要是牵引牙龈使其与牙紧密结合。
2.牙槽龈组:自牙槽嵴向冠方牙龈固有层展开,止于游离龈中。
3.环形组:位于牙颈部周围的游离龈中,环形排列。
4.牙骨膜组: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嵴,止于牙槽突骨密质的表面。
5.越隔组:横跨牙槽中隔,只存在于牙邻面,支持近远中牙龈,保持相邻两牙的位置。
牙周膜的纤维主要由胶原纤维和oxytalan纤维组成,其中胶原纤维汇集成粗大的纤维束,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向,称为主纤维。主纤维一端埋入牙骨质,另一端埋入牙槽骨,埋在牙骨质和牙槽骨中的纤维称穿通纤维或沙比纤维。由于主纤维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其排列方向也不同。自牙颈向根尖可分为下列几组。
(一)牙槽嵴组 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牙颈部的牙骨质。此纤维存在于颊舌侧,在邻面无此纤维。其功能是将牙齿向牙槽窝内牵引,抵抗侧方力,保持牙的直立。
(二)水平组 在牙槽嵴纤维的根方,呈水平方向分布,与牙弓的颌平面大致平行。一端埋入牙骨质,另一端埋入牙槽骨中。是维持牙直立的主要力量,并与牙槽嵴纤维共同对抗侧方力,防止牙齿侧方移动。
(三)斜行组 是牙周膜中数量最多、力量最强的一组纤维。除牙颈部和根尖区外,纤维方向向根方倾斜约45°埋入牙槽骨的一端近牙颈部,将牙悬吊在牙槽窝内。这种结构可将牙承受的咀嚼压力转变为牵引力,均匀地分散到牙槽骨上。
(四)根尖组 起于根尖区牙骨质,呈放射状至根尖周围的牙槽骨,具有固定牙根尖的作用。
(五)根间组 只存在于多根牙,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至根分叉区牙骨质,有防止牙根向冠方移动的作用。
【口腔修复】预备支托窝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在缺隙侧基牙面的近远中边缘嵴处预备
B.支托窝呈圆三角形或匙形
C.尽量利用上下牙咬合状态的天然间隙
D.支托窝预备在基牙的牙本质上
E.必要时可调磨对牙
【答案】D
【解析】
支托凹的预备方法是:用刃状石轮或砂石轮,在基牙的釉质上按要求磨出支托凹的外形和深度。而不是在基牙的牙本质上。所以D选项的论述错误。
【医学教育网校(www.mo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