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10年第3期

【口腔颌面外科学】女性,32岁,不慎被机器将长发辫卷人造成大块头皮撕脱,最恰当的救治步骤是

A.及时清创,复位缝合

B.补液、抗感染

C.止痛药物

D.创口敷料覆盖加压包扎

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答案】A

【学员提问】为什么不先保命,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解析】如果伤后已超过6h,撕脱的组织瓣已不能利用,则无法直接清创后复位缝合,这样暴露的创面要修复的话,就得借助皮片或皮瓣移植术,很显然是对机体的再次创伤,而且也影响修复成功率。在处理撕脱伤时,难点在于修复大面积的组织缺损,因此首先看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一些补液等的抗休克治疗,同时应尽快行清创缝合术,这两项措施可以同时进行,并不矛盾。

我们再看题目的要求是“最恰当的救治步骤”,即是从选项中选最恰当的一个,其并不是最首要的步骤。E选项太过粗泛,只提到观察,而没有任何措施,结合临床想想,单凭观察而没有相应的行动是不能达到救治目的的。

【口腔内科学】关于牙本质过敏症脱敏常用治疗方法

A.75%氟化钠甘油局部涂擦

B.Nd:YAG激光脱敏

C.38%氟化氨银局部涂擦

D.树脂类脱敏剂

E.以上都是

【答案】E

【学员提问】氟化铵银不是防龋的么?

【解析】70年代日本首先使用氟化氨银溶液用于防龋,继而用于治疗牙本质过敏。

38%氟化氨银溶液治疗牙齿敏感症有较好疗效。

【口腔修复学】临床一般调整下列哪两项因素来达到前伸平衡

A.切导斜度、补偿曲线曲度

B.髁导斜度、补偿曲线曲度

C.切导斜度、髁导斜度

D.牙尖斜度、定位平面斜度

E.切导斜度、定位平面斜度

【答案】A

【学员提问】为什么?

【解析】切道与切道斜度:切道指在咀嚼过程中,下颌前伸到上、下颌切牙切缘相对后,在返回牙尖交错位的过程中,下颌前牙切缘所运行的轨道。切道斜度是指切道与平面相交所成的角度。其斜度大小,为上、下颌前牙间所存在的覆盖与覆程度所影响。一般说来,切道斜度的大小与覆盖成反变关系,与覆成正变关系。

髁导斜度:为髁槽与水平面的交角,为患者所固有,取得于前伸颌关系。

当作前伸运动,前牙接触而后牙不接触时,通常采用加大补偿曲线曲度(将后牙牙长轴向前倾)或将切导斜度减小,同时下降下前牙以减小切导斜度的方法解决。

【口腔组织病理学】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根尖周脓肿的病理改变

A.根尖瘘管形成

B.根尖大片钙化

C.根尖肉芽组织形成

D.根尖牙槽骨吸收

E.根尖牙骨质破坏

【答案】B

【学员提问】为什么老师?

【解析】慢性根尖周脓肿的病理改变:镜下观察可见肉芽肿中央的细胞坏死、液化,形成脓液,周围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外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若由急性牙槽脓肿转变来,根尖部贮存的脓液被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和肉芽肿中心液化所形成的脓肿相同。根尖部骨组织和牙骨质可有吸收破坏。在邻近的牙周膜和骨髓腔内也可见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有瘘型的慢性根尖周炎瘘管壁有上皮组织相衬,为复层扁平上皮。

【口腔解剖生理学】下列关于翼外肌的叙述,那项正确

A.翼外肌位于翼腭窝

B.翼外肌分为上下两头,上头起自翼外板的外面

C.由于翼外肌肌纤维的方向,当髁状突颈部骨折时,常牵拉髁状突向前内方移位

D.当左侧翼外肌出现病变,则向左偏颌时患者自觉疼痛剧烈

E.翼外肌的肌纤维斜向后下止于翼肌粗隆

【答案】C

【学员提问】能解释一下?

【解析】翼外肌位于颞下窝。

翼外肌有上、下两头。上头起于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下头起于翼外板的外侧面,向后外方走行,止于髁状突颈部的关节翼肌窝、关节囊和关节盘,功能:使下颌骨向前并降下颌骨。

翼外肌功能遭到破坏,常不能作侧方运动,从而明显地降低咀嚼功能。左侧翼外肌功能受损时,右偏疼痛。

【颌面外科】某患者局麻下拔除右下5残根,拔牙过程顺利。但4天后出现发热,右咽侧肿痛明显,后出现张口受限,白细胞计数11.0×109/L.最可能的原因是

A.拔牙创感染

B.嚼肌痉挛

C.翼颌间隙感染

D.咬肌间隙感染

E.颊间隙感染

【答案】C

【解析】

此题题干信息,拔牙后发热,白细胞有升高,无对拔牙创口的描述,首先考虑是间隙感染,排除A、B选项;患者有张口受限的情况,可排除E.而咬肌间隙感染的典型症状是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充血、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因此此题应选C,翼颌间系感染。

【相关知识】

翼颌间系感染又称为翼下颌间隙间隙感染。常为下颌智牙冠周炎及下颌磨牙根尖周炎炎症扩散所致;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消毒不严或拔下颌智牙时创伤过大,也可引起;此外相邻间隙,如颞下颌间隙、咽旁间隙炎症也可波及。

常是现有牙痛史,继而出现张口受限,咀嚼食物及吞咽疼痛,口腔检查可见翼下颌皱襞处粘膜水肿,下颌支后缘稍内侧可有轻度肿胀、深压痛。

【颌面外科】患者49岁,因左下牙疼痛2个月,下唇麻木3周就诊。曲面断层片示左下颌骨体区2cm×3cm的低密度溶骨破坏区,边界不清呈虫蚀状,无死骨形成及新骨增生,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下颌骨骨髓炎

B.成釉细胞瘤

C.角化囊肿

D.含牙囊肿

E.原发性骨内癌

【答案】E

【解析】

答疑思路一:此题可用排除法,题干提示患者有下唇麻木症状,此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从选项中,只有E符合此内容。

答题思路二:依据X线表现。

对于颌骨骨髓炎X线摄片一般可见死骨形成。

典型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早期呈蜂房状,以后形成多房性囊肿样阴影,单房比较少。成釉细胞瘤因为多房性及有一定程度的局部浸润性,周围囊壁边缘常不整齐、呈半月型切迹。在囊内的牙根尖可有不规则吸收现象。

囊肿在X线片上显示为一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但角化囊肿中有时边缘可不整齐原发性颌骨癌表现为低密度溶骨状破坏,边缘凹凸不平呈虫蚀状。病变一般局限于颌骨内,进一步发展后可侵犯密质骨,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若病变已侵犯至颌骨外软组织,则形成软组织肿块,原发性颌骨癌无新骨增生和死骨形成。

【颌面外科】有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检查见中度张口受限,下颌前伸及偏向右侧时,左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下颌偏向左侧时无疼痛,左侧外耳道触诊髁状突后方无压痛,开口时颏点偏向左侧,考虑诊断为

A.右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B.右侧翼外肌痉挛

C.左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D.左侧翼外肌痉挛

E.左侧关节盘后区损伤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提示左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为左侧病变,排除A、B.翼外肌功能亢进 主要症状是开口度过大及最大开口位关节弹响,常呈关节半脱位状态。弹响发生于一侧关节时,开口型在开口末期偏向健侧;两侧关节均有弹响时,开口型不发生偏斜或偏向翼外肌收缩力较弱的一侧。一般无关节区及相关肌肉的疼痛症状及扪压痛。

题干提示开口时颏点偏向左侧,中度张口受限,左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因此不考虑翼外肌功能亢进(无疼痛症状,开口型偏向健侧),排除C.关节盘后区损伤 多由关节外伤或关节内微小创伤引起。主要表现为关节区开口及咀嚼痛,一般无自发痛。检查时可见开口中度受限,开口型偏向患侧。关节外侧和/或髁状突后方有明显压痛,但无红肿。如炎症引起关节腔内渗出而有积液时,患侧后牙失去正常接触。题干提示"左侧外耳道触诊髁状突后方无压痛",排除E.翼外肌痉挛 关节区或关节周围开口及咀嚼痛,一般无自发痛。检查时可见开口中度受限,开口型偏向患侧,被动开口度大于自然开口度。一般无关节弹响,但髁突动度明显减小。

因此此题正确选项为D。

医学教育网校(www.mod66.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