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执业医师《答疑周刊》2012年第08期

【牙体牙髓病学】

深龋的临床表现。描述有误的是

A.龋损已至牙本质深层

B.大多数有冷热激发痛

C.对甜酸食物较为敏感

D.偶尔也会出现自发痛

E.龋洞嵌入食物有疼痛

【答案】D

【解析】牙齿深龋除了会有色形质的改变外,还会因为龋损发展到牙本质层后,有冷热刺激时和食物嵌塞时的敏感症状,但是这些刺激是一过性的,刺激消失,症状随之消失,A 、B 、C 、E 项均正确,而深龋不会有自发痛,故D错误。应选D。

【口腔组织病理学】

牙本质透明层形成的原因是

A.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变性

B.牙本质小管矿化

C.牙本质小管脱矿

D.牙本质小管细菌侵入

E牙本质破坏崩解

【答案】:C

【解析】:考点:牙本质龋透明层形成的组织病理学原因

牙本质龋的透明层又称硬化层,在透射光下呈均质透明状,这种透明是由于牙本质小管管腔变窄,管腔中有矿物盐沉积,使管整内折光率与周围细胞间质相似。事实上。显微硬度分析表明。此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矿,故选C.

【口腔颌面外科学】

某患者局麻下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残根,拔牙过程顺利。但4天后出现发热,右咽侧肿痛明显,后出现张口受限。白细胞计数11.0×109/L,最可能的原因是

A.拔牙创感染

B.嚼肌痉挛

C.翼颌间隙感染

D.咬肌间隙感染

E.颊间隙感染

【答案】 C

【解析】

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外侧面之间。前界为颞肌及颊肌;后为腮腺鞘;上为翼外肌的下缘;下为翼内肌附着于下颌支处;呈底在上、尖向下的三角形。此间隙中有从颅底卵圆孔出颅之下颌神经分支及下牙槽动、静脉穿过,借蜂窝组织与相邻的颞下、颞、颊、下颌下、舌下、咽旁、咬肌诸间隙相通,经颅底血管、神经还可通入颅内。

1.感染来源 常见为下颌智牙冠周炎及下颌磨牙尖周炎症扩散所致;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消毒不严也可引起翼下颌间隙感染;此外,相邻间隙,如颞下间隙、咽旁间隙炎症也可波及。

2.临床特点 常是先有牙痛史,继之出现张口受限,咀嚼、吞咽疼痛。口腔检查见翼下颌皱襞处黏膜水肿,下颌支后缘稍内侧可有轻度肿胀、深压痛。由于翼下颌间隙的位置深在,即使脓肿已形成,亦难由临床直接触及波动,常需穿刺方可确定,因而常易延误诊断,致使炎症向邻近间隙扩散,形成颞下、咽旁、下颌下、颌后等多间隙感染,导致病情复杂化。

【口腔修复学】

全口义齿长期使用后引起髁突后移,并出现颞颌关节病症状。其原因可能是

A.人工牙磨耗,垂直距离降低

B.前伸不平衡

C.义齿固位不良

D.咬合压力过大

E.以上均选

【答案】A

【解析】天然牙列存在时,上下颌的关系依赖于上下牙列牙齿的尖窝交错的接触而得到保持。此时患者两侧髁突处于关节凹中的生理后位。若全口义齿的垂直距离过低时,患者戴入义齿并咬合时下颌髁突会明显向后上方移位,严重时可合并关节症状。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