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高频考点试题之《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一、A1型题: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 1 题 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

B.蛋白质

C.脂蛋白

D.核酸

E.脂多糖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只有当菌体裂解时才被释放出来。故选E。考点:酶毒素的组成

第 2 题 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描述是

A.灭菌效果最可靠

B.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

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通常灭菌压力为2.05kg/cm

E.通常灭菌温度为121.3℃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压力103.4Pa(1.05kg/cm),温度121.3℃,维持15-20min,可杀死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所以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和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也用于污物和排泄物等的灭菌。故选D。考点:物理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

第 3 题 镜检有异染颗粒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放线菌属

C.诺卡菌属

D.白喉棒状杆菌

E.破伤风梭菌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异染颗粒为一种位于细菌细胞质内的胞质颗粒,其主要成分为RNA和多偏磷酸盐,嗜碱性,以美蓝染色是紫色,与菌体着色不同,为白喉棒状杆菌所特有,作为鉴别这种细菌的指征。故选D。考点:棒状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 4 题 27岁男性患者。因发热可疑伤寒于3日前入院。入院时血液细菌培养阴性。肥达反应TO 180。TH 180。为确诊应进一步检验的最佳方案是

A.骨髓细菌培养及再次肥达反应

B.荧光抗体检测粪便中沙门菌

C.协同凝集反应检测尿中沙门菌

D.检验血清中Vi抗体

E.进行粪便沙门菌培养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肥达反应0凝集滴度(TO)≥180,H凝集滴度(TH)≥1160有诊断意义。伤寒发病2周后,血清滴度明显增高,如在发病后期或恢复期T0和TH滴度较发病初期达4倍增高者亦有诊断意义。伤寒于发病1~3周时取骨髓液标本或发病l周内取血清标本,进行伤寒沙门菌培养的检出率高。于发病2周后进行粪便及尿液的伤寒沙门菌培养,检出率较高。因此,本例处于发病初期的可疑伤寒患者,首次肥达反应滴度不高,宜复查肥达反应,观察是否有滴度增高,尤其是否有4倍增高;同时,应进行骨髓液或血液细菌培养,以便确诊,应选A。考点:肥达反应的诊断价值和以病原学诊断伤寒时,不同标本的取材时机

第 5 题 对病毒生物学性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

B.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C.以复制方式增殖

D.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

E.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病毒为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微小,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遗传物质单一,仅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细胞外不能存活,以复制方式增殖所以A、C、D、E表述是正确的,故本题选B。考点:病毒生物学性状

第 6 题 不能通过垂直传播的病原体为

A.艾滋病病毒(HIv)

B.乙型肝炎病毒(HBV)

C.梅毒螺旋体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风疹病毒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垂直传播指病原体从宿主的亲代向子代的传播方式,病毒以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风疹病毒为多见。梅毒螺旋体可从母体通过胎盘传染传染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梅毒。所以可以排除A、B、C、E项,故选D。考点:病原体的传播方式

第 7 题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PS)的病原体

A.流感病毒

B.衣原体

C.冠状病毒

D.禽流感病毒

E.嗜肺军团菌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SARS冠状病毒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高于38℃,可伴有头痛乏力、关节痛等,继而出现干咳、胸闷气短等症状,肺部X线片出现明显病理变化,双侧(单侧)出现阴影。故选C。考点:冠状病毒的致病性

第 8 题 引起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A.登革病毒

B.汉坦病毒

C.Lassa病毒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