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高频考点试题之《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一、A1型题: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 1 题 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

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

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

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D.本资料应作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

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评价临床试验的效果时,首先应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病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后再评价其临床意义,因此D正确。其他答案均不正确或不全面。故选D。考点:流行病学试验性研究和假设检验的概念理解和应用

第 2 题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

A.甲类或乙类传染病流行

B.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C.环境污染

D.寄生虫病疫情

E.水灾、地震等严重危害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隶的事件。故本题应选B。考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 3 题 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是

A.费时、费力、费钱

B.设立对照

C.观察方向由果至因

D.难以证实因果关系

E.属于观察性研究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病例对照研究是以某人群内一组患有某种病的人(称为病例)和同一人群内未患这种病,但在与患病有关的某些已知因素方面和病例组相似的人(称为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过去对某个或某些可疑病因(即研究因子)的暴露有无和(或)暴露程度(剂量);通过对两组暴露史的比较,推断研究因子作为病因的可能性。究竟是否是因果联系,须根据一些标准再加以衡量判断。所谓联系是指两个或更多个变量间的一种依赖关系,可以是因果关系,也可以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观察方向不是由果至因的方向,故选C。考点:病例对照研究

第 4 题 对10名25岁以上的山区健康男子测量脉搏次数(次/分),用t检验与全国正常男子资料进行比较,按α=0.05的检验水淮。自由度为

A.v=9

B.v=19

C.v=8

D.v=20

E.v=18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自由度v=n-l,本题巾n为10,因此本题选A。考点:自由度得计算

第 5 题 某一家4口,晨起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呈黄绿色水样便,有恶臭,4人伴有体温升高。其中3人为38℃左右,1人为40℃。据了解发病的前晚.晚餐进食米饭、肉炖蛋、炒青菜、肉丝榨菜蛋汤,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沙门菌

B.变形杆菌

C.肉毒梭状芽胞杆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集体发病、典型的胃肠道症状和黄绿色水样便、高烧、进食肉蛋类食物等,均表明是沙门菌食物中毒,因此A正确。其他各选项均所引起的疾病均与题干描述不符,本题选A。考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和临床表现

第 6 题 不是推论病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标准为

A.关联的强度

B.关联的时间性

C.关联的特异性

D.关联的可重复性

E.关联的地区性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判断病因的标准共有九条:①联系的强度②鬟系的时间性;③联系的特异性;④联系的可重复性;⑤谛量反应关系;⑥联系的一致性;⑦联系的合理性;⑧实量证据;⑨相似性,故选E。考点:病因推断的标准

第 7 题 可以发现营养缺乏病早期征象的营养评价的方法是通过

A.对每人每日营养素摄人量的调查

B.评价个人和群体膳食的质和量

C.病史采集

D.常规的体格检查

E.有关的实验室检查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膳食调查了解进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计算出每人每日营养素的摄入量,并与推荐的每人每日营养素摄人标准(RDA)相比较,来评价个人或群体的膳食质和量,可以全面了解个体或群体膳食和营养状况,调查膳食中营养素的供给量与需要量是否平衡,从而可以发现营养缺乏病早期征象早期等营养问题,故选B。考点:营养评价的方法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