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基础综合《内科学》模拟试题三

动脉粥样硬化

一、A1型题:每一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 1 题 近3个月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均增加,应诊断为

A.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B.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C.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

D.自发性心绞痛

E.变异性心绞痛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原为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时限、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含硝酸甘油量增多。易发展为心肌梗死或猝死,亦可经治疗后逐渐恢复为稳定型。

第 2 题 冠心病患者出现心前区收缩期喀喇音及收缩晚期吹风样杂音,是由于

A.心力衰竭

B.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

C.二尖瓣脱垂

D.室间隔穿孔

E.心肌硬化显示答案 收藏试题 错题反馈

【正确答案】:C

第 3 题 心肌坏死的心电图特征性表现是

A.ST段水平型下降

B.病理性Q波

C.T波低平

D.冠状T波

E.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心肌缺血性改变为T波、损伤性ST段改变和坏死性Q波,其中坏死性Q波是心肌坏死的标志。

第 4 题 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在

A.室间隔后13

B.左心室后壁

C.右心室前壁

D.左心室前壁

E.左心室侧壁显示答案 收藏试题 错题反馈

【正确答案】:D

第 5 题 梗死前心绞痛的哪一点与急性心肌梗死不同

A.心电图ST段抬高

B.胸痛不能以硝酸甘油缓解

C.剧烈胸痛伴恶心、呕吐和大汗

D.心电图未见病理性Q波

E.血压波动显示答案 收藏试题 错题反馈

【正确答案】:D

第 6 题 不能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成功的临床指标为

A.胸痛缓解

B.心电图示ST段下降

C.频发的室性早搏

D.CK-MB峰值前移

E.窦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E

【解题思路】:急性心肌梗死后溶栓成功的临床指标为:(1)ECGS-T段用溶栓剂2h内在抬高最显著导联迅速回落≥50%;(2)胸痛:自输入溶栓剂2h内基本消失;(3)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4)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峰值提前在发病14h内。具备上述4项中2项或2项以上为再通,但第2项与第3项组合不能判定为再通。

第 7 题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的主要机理是

A.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B.快速性心律失常

C.血容量不足

D.周围血管扩张

E.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神经反射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属次要,有些患者有血容量不足参与。

第 8 题 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错误的是

A.溶栓疗法

B.抗凝疗法

C.调脂治疗

D.冠脉介入疗法

E.冠脉旁路移植术显示答案 收藏试题 错题反馈

【正确答案】:A

第 9 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疑有早期心源性休克末梢循环改变,血压9070mmHg(129.3kPa),尿比重1.016,中心静脉压13cmHO治疗时应首选

A.肾上腺素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西地兰

D.硝普钠

E.心痛定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右旋糖酐主要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急性失血、创伤和烧伤性休克。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改善微循环,抗休克效应更好。低、小分子右旋糖酐也用于DIC,血栓形成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死、心绞痛、视网膜动静脉血栓、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输液后如中心静脉压上升18cmHO,肺小动脉楔压15~18mmHg,则应停止。

第 10 题 与急性心包炎相鉴别,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依据是

A.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下压低

B.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无异常Q波

D.有心包摩擦音

E.持久的心前区疼痛显示答案 收藏试题 错题反馈

【正确答案】:B

第 11 题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最常用的溶栓剂是

A.肝素

B.尿激酶

C.去纤酶

D.蝮蛇抗栓酶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以上药物中只有尿激酶为纤溶酶原激活剂,进入体内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使纤维蛋白溶解,溶解已形成的纤维蛋白血栓,同时不同程度的降解纤维蛋白原。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