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精品全真模拟试题第二套(1)

1、患者,48岁,因下前牙松动1年就诊。检查:下前牙均有I-II度松动,结石较多,深牙周袋,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吸收严重。如左下中切牙牙周袋深6mm,龈缘在釉牙骨质界冠向3mm,那么该部位的附着水平应为0.5分

A.5mm

B.11mm

C.8mm

D.3mm

E.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公式: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一龄缘至釉牙骨质界距离,可算出。

2、关于腭小凹的描述,正确的是0.5分

A.位于软、硬腭交界处

B.位于腭中缝上

C.是口内黏液腺导管的开口

D.义齿基托的后缘应止于此

E.数目多为1~2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腭小凹是口内黏膜导管的开口,位于上腭中缝后的两侧,数目多为2个,上颌义齿后缘一般应在腭小凹后2mm处。

3、圆而钝的畸形中央尖0.5分

A.不处理

B.少量多次磨除

C.干髓术

D.根管治疗术

E.根尖诱导成形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畸形中央尖是由于牙发育期,牙乳头组织向成釉器突起,在此基础上形成牙釉质和牙本质。对于圆而钝的畸形中央尖可不作处理。

4、患有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拔牙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0.5分

A.贫血患者,只要血红蛋白维持在80g/L以上,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上,一般可以拔牙

B.慢性贫血患者,因已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代偿功能,即使血红蛋白较低,一般也能耐受拔牙手术

C.老年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伴有贫血症状,只要血红蛋白在80g/L以上,可以拔牙

D.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治疗缓解,血红蛋白维持在80g/L以上,可以拔牙

E.急性白血病患者一般不宜拔牙,慢性白血病患者需要拔牙时,也必须有专科医生的配合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为避免术后出血,对于老年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拔牙前血红蛋白应该维持在100g/L左右。

5、患者,男,11岁,下颌呈相对后退位,口唇闭合呈现口唇肌肉紧张,覆牙合5mm,覆盖9mm,四颗第一磨牙为II类关系,上前牙拥挤明显,ANB角为10°,SNB角为84.5°,X线显示四颗第三磨牙存在,下颌Spee曲线明显。此患者的治疗原则是0.5分

A.促进下颌发育

B.促进上颌发育

C.抑制下颌发育

D.抑制上颌发育

E.抑制上颌发育,促进下颌发育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据所提供的资料,下颌后退位,ANB10°,提示为骨性错牙合,治疗原则是抑制上颌发育,促进下颌发育。

6、患者晨起发现刷牙时右侧口角流涎,照镜发现右侧口角下垂、眼睑闭合不全。就诊后查体,右侧口腔颊、舌及口底黏膜较对侧干燥、无光泽;右侧舌前2/3味觉较对侧迟钝;听力较对侧差;Schirmer试验发现右侧泪液分泌少于对侧。该患者面神经损害的部位可能在0.5分

A.茎乳孔以外

B.鼓索与镫骨肌神经节之间

C.膝状神经节

D.膝状神经节以上

E.镫骨肌神经节与膝状神经节之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味觉、听觉及泪液检查结果,可明确面神经损害部位。茎乳孔以外:面瘫;鼓索与镫骨肌神经节之间: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分泌障碍;镫骨肌神经节与膝状神经节之间:面瘫+味觉丧失+唾液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膝状神经节:面瘫+味觉丧失十唾液腺、泪腺分泌障碍+听觉改变;膝状神经节以上:除面瘫外,感觉与分泌功能障碍一般均较轻。

7、下列情况中,应考虑拔除的第三磨牙是0.5分

A.有足够的萌出空间,X线检查位置正常者

B.正位萌出,有对颌牙,但第三磨牙表面仍覆盖有牙龈者

C.邻牙不能保留,第三磨牙前倾角度约30°者

D.完全骨埋伏,与邻牙牙周不相通,X线检查冠周见低密度影者

E.第三磨牙本身龋坏,牙冠破坏不严重,可与对颌牙建立咬合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冠周发现低密度影像应考虑含牙囊肿的存在,因此应予拔除。

8、关于腺样囊性癌的说法,错误的是0.5分

A.肿瘤沿骨髓腔侵袭时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明显骨破坏

B.肿瘤可呈跳跃性侵袭

C.肿瘤易沿神经血管束扩散

D.颈淋巴结转移较少

E.肿瘤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转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肿瘤细胞沿着骨髓腔浸润,常为散在的瘤细胞团,脱钙不明显时,在X线上常无明显的骨质破坏。

9、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升支内侧截骨线位于0.5分

A.髁突颈

B.乙状切迹

C.下颌孔与乙状切迹之间

D.下颌孔与下颌角之间

E.下颌角内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升支内侧骨切开要特别注意保护下牙槽神经。

10、治疗白斑的首要措施是0.5分

A.手术切除

B.0.2%维A酸溶液局部涂布

C.维生素A口服

D.除去刺激因素

E.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临床上将白斑分为临时性诊断和肯定性诊断两个阶段,发现白色斑块,又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时,即可下临时诊断,这种临时性诊断可能包括白色角化病的一部分病例,如果除去刺激因素后,观察1~3个月后损害仍持续存在,则可作肯定性诊断。故治疗白斑首先除去刺激因素,排除白色角化病。

11、3岁幼儿下颌骨的生长依赖于何种骨骼生长方式0.5分

A.软骨成骨及骨表面增生

B.骨表面增生

C.骨缝间质增生及软骨成骨

D.软骨成骨、骨表面增生及骨缝间质增生

E.骨表面增生及骨缝间质增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此题主要是为了考查考生对颅骨、上下颌骨生长发育方式的了解程度。颅骨的生长方式在出生后相当长时间内都依赖这三种共存的生长发育方式。例如:3岁时,至少额颌缝尚未闭合(此缝6岁闭合),蝶筛软骨和蝶枕软骨仍有成骨能力(前者到7岁时才钙化,而后者到18~20岁时仍有生长发育)。上颌骨的生长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着骨缝生长和骨表面增生两种方式。在出生1~1.5岁时下颌骨左右两半的骨融合完成。3岁时生长只能依靠骨表面沉积新骨以及髁突软骨的生长。

12、患儿,4岁半,因前牙外伤1天就诊。检查见右上A冠折,露髓,探痛明显,叩(+)。如果患儿在治疗时极不合作,应该选择的治疗为0.5分

A.拔除

B.行活髓切断术

C.行根管治疗

D.直接盖髓

E.观察,暂不处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不合作的患儿,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上前牙6岁半左右就可萌出,牙齿拔除后应为上颌骨的发育,间隙改变很小,所以最好选择拔除。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