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1、某患者局麻下拔除右下5残根,拔牙过程顺利。但4天后出现发热,右咽侧肿痛明显,后出现张口受限,白细胞计数11.0×109/L.最可能的原因是

A.拔牙创感染

B.嚼肌痉挛

C.翼颌间隙感染

D.咬肌间隙感染

E.颊间隙感染

答案:C

解析:

此题题干信息,拔牙后发热,白细胞有升高,无对拔牙创口的描述,首先考虑是间隙感染,排除A、B选项;患者有张口受限的情况,可排除E.而咬肌间隙感染的典型症状是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充血、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因此此题应选C,翼颌间系感染。

2、患者49岁,因左下牙疼痛2个月,下唇麻木3周就诊。曲面断层片示左下颌骨体区2cm×3cm的低密度溶骨破坏区,边界不清呈虫蚀状,无死骨形成及新骨增生,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下颌骨骨髓炎

B.成釉细胞瘤

C.角化囊肿

D.含牙囊肿

E.原发性骨内癌

答案:E

解析:

答疑思路一:此题可用排除法,题干提示患者有下唇麻木症状,此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从选项中,只有E符合此内容。

答题思路二:依据X线表现。

对于颌骨骨髓炎X线摄片一般可见死骨形成。

典型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早期呈蜂房状,以后形成多房性囊肿样阴影,单房比较少。成釉细胞瘤因为多房性及有一定程度的局部浸润性,周围囊壁边缘常不整齐、呈半月型切迹。在囊内的牙根尖可有不规则吸收现象。

囊肿在X线片上显示为一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但角化囊肿中有时边缘可不整齐原发性颌骨癌表现为低密度溶骨状破坏,边缘凹凸不平呈虫蚀状。病变一般局限于颌骨内,进一步发展后可侵犯密质骨,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若病变已侵犯至颌骨外软组织,则形成软组织肿块,原发性颌骨癌无新骨增生和死骨形成。

3、如果患者拔牙后4天出现发热、开口困难和吞咽疼痛,检查发现拔牙窝舌侧粘膜红肿及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咽颊前间隙感染

B.干槽症

C.术后反应

D.舌侧骨板骨折

E.翼颌间隙感染

答案:A

解析:拔牙后出现术后并发症是口腔医生的重点掌握内容。本题可见:术后4天出现了发热,表明可能出现了创口的感染;开口困难,表明出现了肌肉发炎的症状,可以考虑间隙感染。出现了吞咽困难,出现了咽部的症状。最后结合临床检查,确定了感染的部位。这就是一个大概的临床检查过程。

4、在上颌磨牙位根尖片上,不可能看到的颌骨解剖标志是

A.上颌窦底部

B.颧骨

C.喙突

D.切牙孔

E.上颌结节

答案:D

解析:本题并不需要死记硬背,我们在解答本题考虑上颌磨牙位根尖片的拍摄方法:X线向足侧倾斜+28。X线与牙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可得知:只有在磨牙上方的解剖结构可能投射在胶片上。

5、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之砖墙压住,震后6小时救出,4小时送抵医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120次/分,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是

A.止痛

B.左下肢固定

C.镇静

D.胸腔闭式引流

E.吸氧

答案:B

解析:

题中该患者考虑为挤压伤综合征。挤压伤为肌丰富的肢体或躯干在受到外部重物(如倒塌的工事或房屋)数小时的挤压或固定体位的自压(如全麻手术病人)而造成的肌组织创伤。伤部受压后可出现严重缺血,解除挤压后因液体从血管内外渗而出现局部严重肿胀,致使血管外间质压力增高,反转来又进一步阻碍伤部的血循环。此时,血管内可发生血栓,组织细胞可出现变性坏死。大量的细胞崩解产物,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被吸收后可引起急性肾衰,即挤压伤综合征。

6、有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检查见中度张口受限,下颌前伸及偏向右侧时,左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下颌偏向左侧时无疼痛,左侧外耳道触诊髁状突后方无压痛,开口时颏点偏向左侧,考虑诊断为

A.右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B.右侧翼外肌痉挛

C.左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D.左侧翼外肌痉挛

E.左侧关节盘后区损伤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提示左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为左侧病变,排除A、B.翼外肌功能亢进 主要症状是开口度过大及最大开口位关节弹响,常呈关节半脱位状态。弹响发生于一侧关节时,开口型在开口末期偏向健侧;两侧关节均有弹响时,开口型不发生偏斜或偏向翼外肌收缩力较弱的一侧。一般无关节区及相关肌肉的疼痛症状及扪压痛。

题干提示开口时颏点偏向左侧,中度张口受限,左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因此不考虑翼外肌功能亢进(无疼痛症状,开口型偏向健侧),排除C.关节盘后区损伤 多由关节外伤或关节内微小创伤引起。主要表现为关节区开口及咀嚼痛,一般无自发痛。检查时可见开口中度受限,开口型偏向患侧。关节外侧和/或髁状突后方有明显压痛,但无红肿。如炎症引起关节腔内渗出而有积液时,患侧后牙失去正常接触。题干提示"左侧外耳道触诊髁状突后方无压痛",排除E.翼外肌痉挛 关节区或关节周围开口及咀嚼痛,一般无自发痛。检查时可见开口中度受限,开口型偏向患侧,被动开口度大于自然开口度。一般无关节弹响,但髁突动度明显减小。

7、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癌前状态不包括

A.口腔扁平苔藓

B.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C.红斑

D.上皮过角化

E.梅毒

答案:C

解析:

口腔面颊部常见的癌前状态被认为有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盘状红斑狼疮、上皮过度角化、先天性角化不良以及梅毒、着色性干皮病等,对于扁平苔藓,尤其是糜烂型及萎缩型扁平苔藓久治不愈者,应充分提高警惕,据文献报告,扁平苔藓的恶变率在1%~10%之间。

【相关内容】

癌前病损"和"癌前状态"是两个概念。

癌前病损是一种在形态学上改变的组织,较外观相应正常的组织具有更大的发癌可能。

癌前状态是一种显著增加发癌危险的一般状态。

它们的区别在于,癌前病损已经有形态学上的改变。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癌前病损有白斑、红斑或红白斑。

8、一患者张口中度受限,被动开口度大于自然开口度,左侧关节区深部疼痛,相当于下关穴处有压痛,开口型偏左,应考虑为

A.左侧翼外肌痉挛

B.左侧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C.左侧关节盘后区损伤

D.左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E.右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答案:A

解析: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常伴发翼外肌痉挛和关节滑膜炎或关节囊炎,此时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兼有两者的表现。在临床表现上与翼外肌痉挛难区分。但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一般无疼痛,而翼外肌痉挛病人自觉关节区或关节周围疼痛,可以指出疼痛处在关节区深部。在开口度上,翼外肌痉挛时的被动开口度可大于自然开口度。依据以上内容,此患者应考虑为翼外肌痉挛。

9、患者男性,59岁,发现右倒耳垂前肿物8个月来诊。自述肿物进行性长大,近1个月来增长较快,并伴有疼痛。检查发现右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3.5×3×2cm,质地硬、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问题)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腮腺结核

B.腮腺腺样囊性癌

C.腮腺多形性腺瘤

D.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E.舍格伦综合征

答案:B

解析:此题需要将题干提示信息和选项综合考虑。题干提示"肿瘤疼痛,右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质地硬、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考虑为腮腺的恶性肿瘤,选项中符合恶性的只有腮腺腺样囊性癌。腮腺多形性腺瘤在发生恶变的情况下,可出现出现疼痛、瘤体不活动、功能障碍等征象。

10、发生于舌下腺的肿瘤其恶性肿瘤所占比例大约占

A.30%

B.10%

C.50%

D.70%

E.90%

答案:E

解析:此题题干要求为舌下腺肿瘤中恶性肿瘤所占比例。

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75%,恶性肿瘤只占少数,约25%;下颌下腺肿瘤中,良恶性肿瘤的比例比较接近,分别占55%和45%;舌下腺肿瘤中,恶性肿瘤的比例高达90%,良性肿瘤只占极少数(10%)。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