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
上颌侧切牙与上颌中切牙的区别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上颌侧切牙唇面较窄小、圆突
B.上颌侧切牙舌窝窄而深
C.上颌侧切牙切缘向远中舌侧的倾斜度较中切牙大
D.上颌侧切牙近中切角似锐角
E.上颌侧切牙根长与冠长相近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上颌侧切牙切嵴向远中舌侧的倾斜度较中切牙大,似于远中面连续。
上颌侧切牙外形基本与上颌中切牙相似,特点是体积稍小,形态窄而长。与上颌中切牙形态的主要区别:
①唇面窄小而圆突,近中切角为锐角,远中切角呈圆弧形,发育沟不如上颌中切牙明显。
②舌面的边缘嵴比中切牙明显,舌窝窄而深,有时有沟越过舌隆突的远中并延续到根面。
③邻面的近远中接触区均比中切牙距切角远。
④牙根细而稍长,根长大于冠长,牙根近颈部的横断面呈卵圆形。
【口腔解剖生理学】
关于恒牙的萌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岁半左右至6~7岁期间,儿童口腔中仅有乳牙存在,称为乳牙(牙合)期
B.约6~7岁至12~13岁,称为替牙(牙合)期
C.12~13岁以后,称为恒牙(牙合)期
D.6岁左右,六龄牙位于第二乳磨牙的近中萌出
E.一般按照顺序,左右成对萌出
【正确答案】 D
【答 案解析】 恒牙的萌出及乳恒牙更替:儿童于6岁左右,在第二乳磨牙的远中,第一恒磨牙开始萌出,通常称为“六龄牙”;2岁半左右至6~7岁期间,儿童口腔中仅有乳牙 存在。称为乳牙(牙合)期;约6~7岁至12~13岁,恒牙逐渐替换乳牙,此段时期称为替牙(牙合)期。12~13岁以后,口腔中全部为恒牙,称为恒牙 (牙合)期。牙萌出的规律为:①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左右成对萌出;②一般情况下,下颌牙的萌出较上颌同名牙略早;③女性同名牙的萌出略早于男 性。
【药理学】
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了
A.药源性疾病
B.副反应
C.药物不良反应
D.毒性反应
E.特异质反应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作用。
【药理学】
以血管外给药(如口服)的AUC和静脉注射的AUC进行比较,则可得该药的
A.半数有效剂量
B.绝对生物利用度
C.半数致死量
D.相对生物利用度
E.治疗指数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以血管外给药(如口服)的AUC和静脉注射的AUC进行比较,则可得该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