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肾盂肾炎最多见的致病菌是
A.大肠杆菌
B.副大肠杆菌
C.变形杆菌
D.葡萄球菌
E.粪链球菌
答案:A
解析:最常见的是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其次有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碱杆菌等,球菌有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变形杆菌和克雷白杆菌常见于尿路结石病人。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尿路器械检查后。
2.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经系统治疗,尿常规已正常,还应作哪项检查,以判断治疗效果
A.定期复查尿常规
B.尿白细胞计数
C.静脉肾盂造影
D.尿细菌培养
E.检查肾区有无叩痛
答案:D
解析:尿标本立即作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及药物敏感试验。中段尿培养杆菌含菌量≥105/ml或球菌≥l03/ml有诊断意义。
3.慢性肾盂肾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是
A.静点庆大霉素
B.静点氨苄青霉素
C.调节尿的酸碱度
D.口服氟哌酸
E.联合轮换应用抗生素
答案:E
解析:抗菌药物可选用两种有效药物联合使用2~4周,仍有复发者换用其他两种药物继续治疗,如此轮换应用2~4个月,如症状不明显、尿菌阳性,可采用低剂量抗菌药物抑菌疗法,即每晚睡前排尿后服用一种抗菌药物、一次药量,连续半年到1年,可望消除菌尿。依上,故选E。
4.男性,22岁,发烧2天,同时伴有乏力、腹痛、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查体:体温38℃,脊肋角及输尿管压痛阳性,尿白细胞10~15/高倍镜,其原因是
A.上呼吸道感染
B.肾结石
C.肾小球肾炎
D.肾盂肾炎
E.膀胱炎
答案:D
解析:临床表现:突然发生一侧或两侧腰痛,可有明显全身症状,高热、寒战、恶心、呕吐亦常见,可伴随败血症低血压。通常脊柱肋缘角有触痛(压痛)。尿显微镜检查有白(脓)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可见到白细胞管型。尿蛋白阴性或微量。
5.肾综合征出血热治疗原则“三早一就”是
A.早诊断,早休息,早期就近治疗
B.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就近治疗
C.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D.早发现,早休息,早期就近治疗
E.早治疗,早控制,早期就近治疗
答案:D
解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病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种汉坦病毒属,RNA病毒,HFRS发病过程复杂,与病毒及其产物直接损伤,尤其是广泛的血管损伤,机体免疫反应,乙型和3型变态反应参与有关。
基本病变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损伤,管腔内微栓形成,引起个组织和器官充血、出血甚至坏死,导致临床出现水肿、出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衰表现。
诊断:
诊断要点:三大主症:发热、出血(包括渗出)肾损害。
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季节、与鼠类接触、食用过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
临床表现:潜伏期:2周
1.急性发热多为高热,持续3-7天,有中毒症状、三痛(无头痛、腰痛、眼眶痛)、及胃肠道症状。
2.充血、出血和外渗体征:眼结膜充血、水肿和出血。“三红”
3.肾脏受损
4.典型的五期经过
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升高、血小板明显减少
尿常规:蛋白尿、膜状物
肾功能检查:氮质血症、BUN、Cr升高
血清学检查:
治 疗:
治疗原则:三早一就地 (早发现,早休息,早期就近治疗)
出血期:物理降温、对症处理、抗病毒治疗、
6.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稳定,近l0天突然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化验肝功ALT300U/L,胆红素56μmol/L,HBsAg(+),抗HBe(+),抗HDVIgM(+),应诊断
A.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
B.慢性迁延性肝炎
C.肝炎后肝硬化
D.慢性乙、丁型肝炎重叠感染
E.慢性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
答案:D
解析:
丁型肝炎患者发生于HBV感染的基础上,也是以慢性患者和携带者为主。在慢性丁型肝炎和重叠感染时,抗-HDVIgM呈长期持续或波动性升高。急性乙型肝炎和HDV感染者称为联合感染,发生于慢性HBsAg携带者称重叠感染。
本题中患者HBsAg(+),抗HBe(+),为HBsAg携带者;抗HDVIgM(+),故应诊断为慢性乙、丁型肝炎重叠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