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轻症的临床表现

心包炎(pericarditis)是最常见的心包病变,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常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或由邻近组织病变蔓延而来。

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常伴有心包渗液,后者常引起心包缩窄。

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tis)是心包膜的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以同时合并心肌炎和心内膜炎,也可以作为唯一的心脏病损而出现。

轻症可无症状,故易被忽视,但一般多呈如下的表现。

(一)全身症状 根据病因及个体反应不同,全身症状差异较大。感染性心包炎者,多有毒血症状,如发热、畏寒、多汗、困乏、食欲不振等。非感染性心包炎的毒血症状较轻,肿瘤性者可无发热。

(二)心前区疼痛 主要见于纤维蛋白性心包炎阶段。疼痛部位在心前区或胸骨后,亦可向左臂、左肩、左肩胛区或上腹部放散。呈尖锐的剧痛或沉重的闷痛、可随呼吸、咳嗽、吞咽、体位改变而加重。心包膜脏层无痛觉神经,只有在左侧第五、六肋间水平面以下的壁层心包膜有痛觉纤维,所以当心包炎累及该部或并有膈胸膜炎时方出现疼痛,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常伴胸膜炎,疼痛特著。结核性及尿毒症性心包炎时,疼痛较轻。

(三)心包积液压迫症状 心包填塞时,因腔静脉瘀血可出现上腹胀痛、呕吐、下肢浮肿等,肺瘀血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动脉血压显著下降时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休克症状。大量心包积液压迫气管可产生激惹性咳嗽,如压迫肺或支气管可使呼吸困难加重。喉返神经、膈神经受压时可分别出现声音嘶哑、呃噎症状,食管受压则可有吞咽困难。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