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US在识别斑块破裂中的应用价值

斑块破裂和继发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重要发病机制。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可反映管壁轮廓变化,而对管腔内破裂斑块的识别率不高,仅有约1/3的斑块破裂可通过CAG间接征象(如腔内血栓所致充盈缺损或溃疡引发的龛影)得以证实。

血管内超声(IVUS)可实时观察管腔内横截面变化,提高了对斑块破裂的检出率。破裂斑块的IVUS定义为斑块与管腔通过残存的纤维帽碎片相交通,斑块破裂后其内容物被血流冲至远端,剩余一个开放的斑块内腔。行IVUS检查时,可通过注射造影剂显影斑块内腔的方法,进一步确定破裂斑块的存在。根据不同IVUS影像结果,可将破裂斑块分为两型。一型斑块破裂定义为斑块内有低回声区和部分断裂的薄纤维帽(图1);二型斑块破裂定义为斑块内有深溃疡样病变(图2)。破裂斑块的管腔直径不一,合并血栓形成者仅占半数。

多数斑块破裂发生于偏心斑块,与斑块破裂有关的IVUS参数为:脂质核心大小、脂质与斑块的比率和纤维帽厚度。当脂质核心面积大于1 mm2、脂质面积/斑块面积比率大于20%、纤维帽厚度<0.7 mm时,斑块易破裂。

多数靶病变处的斑块破裂伴有明显管腔狭窄,需要及时血运重建治疗;非靶病变处的斑块破裂通常不会导致管腔面积显著变化,对于此类无须即刻血运重建治疗的破裂斑块,优化药物治疗和适时IVUS随访十分重要。

既往IVUS研究发现,斑块破裂好发于前降支近端,右冠状动脉近端、远端和回旋支全程。在斑块负荷较大的节段中,破裂点多位于切变力高的部位,半数破裂发生在分支附近。近来研究显示,ACS患者可存在多处斑块破裂,多发生在大管腔和弥漫病变处(如长病变伴正性重构的血管),且多数合并血栓形成,多处破裂可位于同一处或不同处的血管。

22%的斑块破裂发生于稳定性心绞痛或无症状者,30%的稳定心绞痛患者存在破裂斑块,症状稳定者的破裂斑块检出率为32.5%。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