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中,血管内液体不断从毛细血管小动脉端滤出至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另一方面,大部分组织液又不断从毛细血管小静脉端回收入血管中,约占90%,少部分经淋巴管回收,约占。组织液的生成与回吸收呈动态平衡,因而组织间隙无过多10%液体积聚,不会形成水肿。保持这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毛细血管静水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构成滤出力,促使液体由毛细血管内向血管外滤过;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隙机械压力构成回吸收力,促使液体由毛细血管外重吸收入血管内。正常时二者保持动态平衡,一旦平衡破坏,滤出力增加和(或)回吸收力下降,均会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多,回吸收减少,形成水肿。形成水肿的主要因素有:1.钠水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引起钠水潴留,使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2.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如右心衰竭等。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肾炎、烧伤、变态反应等。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血清白蛋白减少,可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5.淋巴液或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如丝虫病或血栓性静脉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