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原性水肿(hepatic edema)见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腹水。
(1)发生机制: ①门脉高压使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漏入腹腔导致腹水。②低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清白蛋白减少,小于30g/L,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外渗,引起水肿。③肝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浆自肝窦壁滤出至窦旁间隙,肝淋巴液生成增多,超过胸导管回收能力,从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导致腹水。④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2)水肿特点:主要表现为腹水,在腹水出现之前常先有轻度下肢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上肢等上腔静脉回流区域常无水肿。
(3)伴随病征: 肝功能减退症状: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贫血、出血倾向等。门脉高压症状:脾大、侧支循环形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