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节物质代谢:
升高血糖,对抗胰岛素的作用,减少细胞对糖的利用;可增强肝脏糖异生和糖原合成过程中所需酶的活性;
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但GC引起的高血糖可继发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反而加强成脂作用,增加脂肪沉积,因此GC分泌过多可引起躯体脂肪的异常分布;
GC抑制肝外组织蛋白质的合成,同时蛋白质分解加速;而在肝内GC却可加速RNA和蛋白质合成。
2.影响水盐代谢:有利于水的排出;肾上腺皮质功能严重缺陷时,患者排水能力明显下降,可出现“水中毒”(注意:不同于“钠水潴留”)
3.影响器官系统的功能:
(1)血液: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数量升高;感染部位中性粒细胞积聚;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循环:提高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性;
(3)呼吸:促进胎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形成,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催熟剂);
(4)消化:促进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增强胃腺对迷走神经和胃泌素的反应性,促进胎儿肝和胃肠道酶的形成;[促进分泌]
(5)泌尿:促进水的排泄
(6)神经: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脑发育
(7)内分泌生殖:抑制垂体激素的分泌(GH、TSH、ACTH、FSH、LH) 抑制性腺对GnRH的反应性
(8)骨骼:抑制骨细胞增殖,促进PTH和维生素D3对骨的作用,降低成骨细胞活性,增加破骨细胞数量和活性,促进骨质溶解吸收[破骨作用]
(9)免疫:抑制淋巴组织生长,抑制吞噬活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溶酶体稳定性;抑制前列环素合成,抑制炎症反应(抗炎药)
4.参与应激:
机体受到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的是: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髓质激素共同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过程,皮质激素在于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基础“耐受性”和“抵抗力”,而髓质激素则提高机体的“警觉性”和“应变力”,并与应激过程中特殊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活动有关。因此,以往将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的紧急动员称为“应急反应”,将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的改变称为“应激反应”。
在应激刺激作用下,首先引起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