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

第一部分

实践技能

病历采集与病例分析

(一)病历采集

包括主诉、病史采集与记录。测试项目5项。

1.问诊的方法、主诉、病史采集;

2.口腔检查准备;

3.正确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影像申请单、检验项目等);

4.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与治疗设计;

5.病历书写。

(二)病例分析

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和治疗设计。测试病种20个。

诊断

1.浅龋;

2.中龋;

3.深龋;

4.猖獗龋;

5.急性牙髓炎;

6.慢性牙髓炎;

7.牙髓坏死;

8.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9.慢性根尖周炎;

10.边缘性龈炎;

11.坏死性龈炎;

12.成人牙周炎;

13.复发性口腔溃疡;

14.白斑;

15.感染性口炎;

16.牙齿外伤;

17.智齿冠周炎;

18.下颌骨骨髓炎;

19.牙列缺损;

20.牙列缺失。

基本操作技能

(一)无菌操作及口腔检查

1.无菌操作:测试项目2项。

(1)洗手、戴手套;

(2)口腔粘膜消毒。

2.口腔检查:测试项目2项。

(1)一般检查;

(2)特殊检查。

(二)口腔基本技术:测试项目4项。

1.开髓术(离体前磨牙或磨牙);

2.龈上洁治术(一区段);

3.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4.上、下牙列印模制取。

(三)基本急救技术:测试项目4项。

1.血压;

2.吸氧术;

3.人工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

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一)牙髓活力测试结果:测试项目2项。

1.温度测试;

2.电活力测试。

(二)X线片:测试项目5项。

1.正常牙片;

2.根尖周病牙片;

3.牙周病牙片;

4.阻生智齿牙片;

5.正常全口曲面断层片。

(三)口腔类考试实施

考试内容与方法:每个考生必须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以下三个考站的测试,测试时间共60分钟。每站设考官2~3名。

1.第一考站:病历采集;无菌操作及口腔检查。

(1)病历采集: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进行口腔病史采集,考生依据病史提出辅助检查方法、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设计并完成病历书写。

(2)无菌操作及口腔检查: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

2.第二考站: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口腔基本技术(1项)、基本急救技术(1项)。

(1)口腔基本技术: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其中龈上洁治术和上、下牙列印模制取由主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开髓术由考生在离体牙上操作;上牙槽后神经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由考生在下颌骨或颅骨模型上操作。

(2)基本急救技术:由考生考前抽取的1项进行测试,其中第1项由考官指定2名考生互相操作,第2、3、4项由考生对模拟人操作。

3.第三考站: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及病例分析。

(1)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考试内容包括医德医风、牙髓活力测试、K线片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考生在计算机上作答。

(2)病例分析:考生对考前抽取的两份不同病种的病例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和治疗设计。考试方法主要采取口试。


考站  

项目  

项目数量  

考试时间(分钟)  

 

考试设备及方法  

第一考站  

病使采集  

1  

15  

23  

20 分  

30 分  

口腔综合治疗台;操作  

无菌操作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