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号题】:中医:胃痛(胃络瘀阻) 西医:胃溃疡 鉴别:胃癌
(1)西医诊断要点
①长期反复发生的周期性、节律性慢性上腹部疼痛,应用制酸药物可缓解;②上腹部可有局限深压痛;③X线钡餐造影见溃疡龛影;④内镜检查可见到活动期溃疡。具备上述条件即可确诊。
(2)鉴别诊断——胃癌
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一般而言胃癌多为持续疼痛,制酸药效果不佳,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X线、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鉴别两者意义大。X线钡餐检查示胃癌龛影位于胃腔之内,边缘不整,龛影周围胃壁强直、呈结节状;胃镜下胃癌的溃疡通常形态不规则,基底凸凹不平,苔污秽,边缘呈结节状隆起,周围黏膜呈癌性浸润,皱襞中断。组织学检查可提供有力依据。一次活检阴性并不能排除胃癌的可能,应在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多次检查。……
(3)胃络瘀阻证
证候:胃痛如刺,痛处固定,肢冷,汗出,有呕血或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和胃
代表方剂: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 丹参 乳香 没药 檀香 砂仁
【第2号题】:中医:咳嗽( 痰热郁肺)西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鉴别:支气管扩张
(1)诊断要点
临床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急性发作期:指在1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在1周内“咳”、“痰”或“喘”等症状中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鉴别诊断——支气管扩张
本病以慢性咳嗽、咯痰为主症,常表现为大量脓性痰或反复咯血,胸部X线检查见支气管管壁增厚,呈串珠状改变,或多发性蜂窝状影像,支气管碘油造影可以确诊。
(3)痰热郁肺证
证候:咳嗽,气息喘促,胸中烦闷胀痛,痰多色黄黏稠,咳吐不爽或痰中带血,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便秘;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代表方剂:桑白皮汤加减。
常用药物:桑白皮 半夏 苏子 杏仁 贝母 黄芩 黄连 大黄 山栀 海蛤壳 青黛 鱼腥草
【第3号题】:中医:胁痛(肝郁气滞) 西医:乙肝大三阳
(1)鉴别诊断
1)溶血性黄疸:常有药物或感染等诱因,表现为贫血、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升高,黄疸大多较轻,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升高。
2)肝外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有胆囊炎、胆石症、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肝癌、胆管癌、阿米巴肝脓肿等。有原发病症状、体征,肝功能损害轻,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影像学证实有肝内外胆管扩张。
(2)肝郁气滞证
证候: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情志抑郁,不欲饮食,或口苦喜呕,头晕目眩,苔白滑。妇女月经不润,痛经,或经期乳房作胀。
治法:疏肝理气。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物:陈皮 柴胡 枳壳 白芍 炙甘草 香附 川芎
【第4号题】:中医:咳嗽(风热犯肺)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1)鉴别诊断
1)肺胀,多有咳、喘、哮等长期不愈的病史,咳嗽是肺胀的主要症状之一,在咳嗽的同时,伴有胸部膨满,喘逆上气,烦躁心慌,甚至面目紫暗,肢体浮肿等症,病情缠绵,经久难愈。2)哮病,发病过程中也会兼见咳嗽,但以哮喘为其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发作与缓解均迅速。
3)流行性感冒,流感有流行病学史,急骤起病,高热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以确诊。
(2)风热犯肺证
证候:咳嗽新起,咳声粗亢,或咳声嘎哑,痰稠或色黄,咯痰不爽,咳时汗出,多伴发热恶风,头痛口渴,鼻流黄涕,喉燥咽痛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物:桑叶 菊花 薄荷 杏仁 桔梗 甘草 连翘 芦根 黄芩 石膏 知母
【第5号题】:版本一:内风湿性关节炎与痛风的鉴别。
(1)诊断标准:①晨僵至少1小时(每天),病程至少6周;②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胀至少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⑤有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的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20)。有上述7项中4项者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