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病历采集与病例分析(第二单元病例分析2)(十)

够、人工牙排列位置不当、基托磨光面外形不合适等。适当磨改基托,排牙不当应重做。

(3)咬合时义齿易松动脱位 义齿戴人时、软组织活动时固位均可,但咬合时发生移位、脱落,主要是存在早接触或非正中牙合时不平衡。

调牙合消除干扰点。

3.咬唇、颊、舌组织 ,

(1)牙列缺失后,软组织松弛、内陷,舌体变大,初戴义齿不习惯,一般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即可改善。

(2)人工牙覆牙合、覆盖过小,或人工牙牙合缘过尖过锐,可磨改上后牙舌尖舌斜面或下后牙颊尖颊斜面。

(3)上颌结节过度下垂,基托后缘相互接触致咬颊黏膜,磨改基托即可。

4.咀嚼效率低

(1)人工牙型号过小。

(2)咬合关系不好。

(3)颌位关系有误。

(4)选磨时破坏了人工牙抬面原有的解剖形态

(5)垂直距离恢复过低。

上述情况对因处理,必要时重做义齿。

5.发音障碍

(1)初戴时不适,多数很快即能适应。

(2)人工牙列偏舌侧,基托过厚、过大,前牙位置不当滑,均可引起发音障碍。经磨改后无效者,均应重做。

6.恶心

(1)患者敏感或不适应,坚持戴用可逐渐缓解。

上前牙舌面及基托前腭部过分光

(2)义齿制作方面引起 上颌牙托后缘过长或不密合,前牙早接触或咬合不平衡致义齿后缘翘动,磨改基托,重衬,调牙合处理。

7.心理因素造成的不适感    [医・学教育・网搜・集]

(1)义齿和患者想象的或期望达到的效果不一致。

(2)初戴时的不适引起的心理反感,以为是因医生制作不好造成的。

(3)患者与医生的配合情况,患者的积极使用,主动练习非常重要。

[全口义齿的修理]

1.基托的折裂、折断的修理

(1)原因

<1>突然承受暴力,如咬硬物或不慎将义齿掉落到地上。

<2>基托某处过薄,存在应力集中区域。

<3>牙合力不平衡 后牙排列偏颊侧,咬合时以牙槽嵴或上颌硬区为支点左右翘动,造成义齿纵裂。

<4>牙槽嵴吸收,使基托组织面与黏膜间不密合,义齿发生翘动引起折断。

<5>塑料用久后,老化变脆,易折断。

(2)修理方法

<1>断面对位准确后用粘接剂粘接。

<2>灌注石膏模型,待硬固。

<3>将折断义齿与模型分离,石膏表面涂分离剂。

<4>磨宽断面,必要时加用增力丝。

<5>用自凝塑料修补断裂处

2.人工牙脱落或折断

人工牙脱落多见于前牙,塑料牙多因盖嵴部未磨去或粘蜡未去净;瓷牙多因固位钉折断或与塑料基托结合不牢固。一般选用合适的塑料牙

,适当磨改盖嵴部,用自凝塑料修补即可。

3.全口义齿重衬

(1)原因 制作过程中基托变形至与黏膜不密合;戴用一段时间后,牙槽嵴吸收,义齿固位力下降等。

(2)重衬方法

<1>直接法 将义齿洗净,组织面均匀磨去一层,用自凝单体溶胀表面,调自凝塑料至粘丝期,置适量于基托组织面,将此义齿戴人口内,

嘱正中咬合及肌功能修整,塑料硬固前取出义齿,修去多余部分,再戴人口内核对咬合,待塑料完全硬固后,取出,打磨,抛光。

<2>间接法 调和适量弹性印模材置于义齿组织面,戴入患者口内,嘱正中咬合及进行肌功能修整,取出后修去多余部分印模材料,常规装

盒,将印模材料换成塑料即可。

[思考题]

1.试述牙列缺失口腔检查的主要项目与内容。    [医・学教育・网搜・集]

2.牙列缺失修复前应作好哪些准备工作?

3.试述无牙颌印模的制取方法。

4.试述全口义齿垂直距离的确定方法。

5.试述全口义齿人工牙的排列原则。

6.分述全口义齿试戴与初戴的方法步骤。

7.试述全口义齿初戴后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原则。

8.试述全口义齿的修理方法。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