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真题解析均由广大考生提供,由国家医学教育网整理,供今年参考的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1号题:
1.肺俞 水沟 定位。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水沟: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2.肱三头肌检查
患者半曲肘关节,上臂少外展,医师左手托扶患者肘部,右手用叩诊锤直接叩击尺骨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附着处,正常时肱三头肌收缩,出现伸展。反射中枢为颈髓7~8节。
3. 腹壁反射
被检者仰卧位,下肢稍屈曲使腹壁完全松弛,用较钝器械由外向内分别轻划左右腹壁肋缘下(T7-8)、脐水平(T9-10)和腹股沟上(T11-12)的皮肤。观察相应部位腹肌收缩和脐的移位。
02号题
1.胃俞、足三里定位
胃俞: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2.冲击触诊
用3-4个并拢的指端,稍用力急促地反复向下冲击被检查局部,通过指端以感触有无浮动的肿块或脏器。此法用于有大量腹水且伴有脏器肿大或肿块的病人。因急促冲击下触诊可使腹水暂时移开而较易触知腹水的脏器或肿块。
3.膝反射
反射中枢在腰髓第2~4节。
①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位,检查者左手托起双下肢,使膝关节屈曲呈120°左右;或被检查者坐位,一侧下肢膝关节呈90°屈曲,另一侧下肢架于其上,小腿自然悬垂。检查者用右手持叩诊锤,轻叩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
②正常反应为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展。
4.颈无外伤时,如何开放气道
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地或平板上,使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面上。假牙松动时也应取下,用手指清理口咽部,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如有颈部创伤时用手指抬举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使头颈部过伸,舌离开咽喉部。
03号题
1.三阴交、肾俞、下关的定位。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下关: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2.巴彬斯基征演示。
巴彬斯基征为,患者仰卧,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左手握踝上部固定小腿,右手持钝尖的金属棒自足底外侧从后向前快速轻划至小指根部,再转向拇趾侧。正常出现足趾向跖面屈曲,称巴彬斯基征阴性。如出现拇趾背屈,其余四趾成扇形分开,称巴彬斯基征阳性。
3.胸廓扩张度:
胸廓扩张度:检查者双手放在被检者胸廓前下侧部,双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正中线接触或稍分开。嘱患者进行平静呼吸和深呼吸,利用手掌感觉双侧呼吸运动的程度和一致性。胸廓扩张度减弱的一侧往往为病变侧。
4.口对口人工呼吸。
畅通气道后,将置于患者前额的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操作者在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唇紧密全罩住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待患者胸部扩张后放松鼻孔,让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
04号题
1.夹脊穴,委中穴、天枢的定位
夹脊: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天枢:脐中旁开2寸。
2. 踝反射
被检者仰卧,下肢外旋外展,髋、膝关节稍屈曲,检查者左手将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右手用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为腓肠肌收缩,出现足向跖面屈曲。
3.伤口换药
先用手将伤口外层的敷料揭去,按无菌操作持镊,将覆盖在伤口上的内层敷料轻轻揭去,露出无菌伤口。如遇敷料与伤口因结痂粘连,则不可硬揭,以免造成伤口出血。应以等渗盐水棉球将结痂敷料浸湿,使敷料与伤口分离。用75%酒精(或碘伏)棉球先消毒切口部位,再由内向外在伤口周围消毒2次,消毒范围应大于敷料覆盖的范围;需要时拔除引流条,引流口分泌物用干棉球拭净;如为拔除引流管,需以凡士林纱条疏松填塞引流口(胸腔拔管、膀胱造瘘拔管则按专科要求填塞)。覆盖敷料后用胶布固定或包扎。
4. 肺部听诊
肺部听诊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的部位进行对比。被检查者微张口作均匀的呼吸,必要时可作较深的呼吸或咳嗽数声后立即听诊,这样有利于察觉呼吸音及附加音的改变。
05号题
三棱针耳穴点刺放血操作
2.膀胱触诊
正常膀胱空虚时隐于盆腔内,不易触到。只有当膀胱充盈胀大时,才超出耻骨上缘而在下腹中部触到。膀胱触诊一般采用单手滑行法。在仰卧屈膝情况下医师以右手自脐开始向耻骨方向触摸,触及包块后应详察其性质。以便鉴别其为膀胱、子宫或其它肿物。膀胱增大多由积尿所致,呈扁圆形或圆形,触之囊性感,不能用手推移,按压时憋胀,有尿意。极度充胀时,触之质硬,但光滑。排尿或导尿后缩小或消失,借此可与妊娠子宫、卵集囊肿及直肠肿物等鉴别。
膀胱胀大最多见于尿道梗阻(如前列腺肥大或癌)、脊髓病(如截瘫)所致的尿潴留。也见于昏迷患者、腰椎或骶椎麻醉后、手术后局部疼痛患者。如长期尿潴留致膀胱慢性炎症,导尿后膀胱亦常不能完全回缩。当膀胱有结石或肿瘤时,如果腹壁菲薄柔软,有时用双手触诊法,右手示指戴手套插入直肠内向前方推压,左手四指在耻骨联合上施压,可在腹腔的深处耻骨联合的后方触到。
3.脾肿大触诊
触诊脾脏时,一般先用单手自左下腹向肋缘触摸,如不能摸到,可采用双手触诊。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左手放在被检查者左下胸的后侧方肋缘以上部位,并稍用力向前方压迫脾脏。右手手指略向前弯,平放在左侧腹部腋前线内侧肋缘下,使示指和中指指尖连线平行于肋缘。让被检查者做深大的腹式呼吸,检查者的手随被检查者呼吸进行触诊(见肝脏触诊)。脾脏肿大,在吸气时可触到脾脏下缘提示脾大。如果估计被检查者脾脏肿大明显,开始检查部位应当下移。如果平卧位触不到,可让被检查者右侧卧位进行触诊(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使腹壁放松)。检查方法同上。
4.普通手术换药
先用手将伤口外层的敷料揭去,按无菌操作持镊,将覆盖在伤口上的内层敷料轻轻揭去,露出无菌伤口。如遇敷料与伤口因结痂粘连,则不可硬揭,以免造成伤口出血。应以等渗盐水棉球将结痂敷料浸湿,使敷料与伤口分离。用75%酒精(或碘伏)棉球先消毒切口部位,再由内向外在伤口周围消毒2次,消毒范围应大于敷料覆盖的范围;需要时拔除引流条,引流口分泌物用干棉球拭净;如为拔除引流管,需以凡士林纱条疏松填塞引流口(胸腔拔管、膀胱造瘘拔管则按专科要求填塞)。覆盖敷料后用胶布固定或包扎。
06号题 贵州贵阳
1.肺俞、神阙、太冲定位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神阙:脐窝中央。
太冲: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2.霍夫曼征
使病人腕部稍为背伸,手指微屈曲,检查者以右手食指及中指轻夹病人中指远侧指间关节,以拇指向下弹按其中指指甲,拇指屈曲内收,其它手指屈曲者为阳性反应。
3.心脏各瓣膜听诊
心脏听诊(方法、内容,并在人体上指出相应部位)
(1) 考生在被检查者人体上能正确指出传统的5个听诊区位置
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③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2)听诊顺序正确;
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
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正常、异常)、心脏杂音(正常、异常)、心包摩擦音等。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
①如果心尖部听到舒张期杂音,还要注意什么?
答:应区分杂音的时项,早、中、晚,杂音的性质。
②什么是三音律?包括哪些?如何区别?
答: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大部分出现在S2之后,S1之前,即舒张期;也可出现于S1之后,S2之前,即收缩期;大多数是一个附加音,构成三音律;少数为两个附加音,构成四音律。由病理性S3和(或)S4与原有的S1、S2构成的三音律或四音律,通称为奔马律。如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肿瘤扑落音、收缩早期喷射音、人工瓣膜音等。
③什么是奔马律?说明什么问题?
答:出现在第二心音之后,与第一二心音共同组成的韵律犹如马奔驰的蹄声。见于心肌病、心衰。
4.脊柱损伤搬运
(1) 当患者出现四肢或两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则应高度怀疑有脊柱脊髓损伤,应由专人负责搬运和处理,防止因搬动和放置伤员不当而加重脊髓的损伤。
(2) 搬运应在有经验人的主持下进行。3 ~4 人应蹲在伤员的同一侧,一人呼口号,一同将伤员抬起,保持其身体呈一直线,送到担架上;对颈椎骨折四肢瘫痪的工伤,还应有一人牵拉其头部、不使工伤头部前屈或左右摆动。
(3) 使用特制的硬担架搬运。如仅有普通担架时,应在此担架上放一平板,使伤员仰卧其上,避免脊柱骨折处发生屈曲。对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的伤员,还应在其头的两侧置沙袋或衣卷固定,不使伤员头部摇摆。
(4) 高颈段脊髓损伤的伤员,很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急救时应做好吸痰、给氧,或行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5) 抗休克。 脊柱脊髓损伤同时伴发胸、腹脏器伤和四肢、骨盆骨折等多发伤的伤员常发生休克,应在及时补液、输血等抢救休克措施的同时,查明合并伤的部位和脏器损伤情况,再根据各部位伤情的缓急需要,安排处理好先后顺序。
07号题
1.血压的测量
1)测量前嘱受检者安静休息15分钟。测量时取坐位或仰卧位。
2)让受检者脱下该侧衣袖,露出手臂并外展45°。
3)将袖带平展地缚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横纹2~3cm,松紧适宜。
4)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体件。
5)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待动脉音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一30mmHg后,开始缓慢(2~6mmHg/秒)放气,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6)测压时双眼平视汞柱表面,当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所示的压力值是收缩压;继续放气,声音消失时的压力值是舒张压(个别声音不消失者,可采用变音值作为舒张压并加以注明)。
7)测量后,排尽袖带内余气,关闭气门,整理袖带,放回盒内。将血压计向水银槽倾斜45°同时关闭水银槽开关。
2.心脏的听诊
心脏听诊(方法、内容,并在人体上指出相应部位)
(1) 考生在被检查者人体上能正确指出传统的5个听诊区位置
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③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2)听诊顺序正确;
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
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正常、异常)、心脏杂音(正常、异常)、心包摩擦音等。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
①如果心尖部听到舒张期杂音,还要注意什么?
答:应区分杂音的时项,早、中、晚,杂音的性质。
②什么是三音律?包括哪些?如何区别?
答:指在原有心音之外,额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大部分出现在S2之后,S1之前,即舒张期;也可出现于S1之后,S2之前,即收缩期;大多数是一个附加音,构成三音律;少数为两个附加音,构成四音律。由病理性S3和(或)S4与原有的S1、S2构成的三音律或四音律,通称为奔马律。如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肿瘤扑落音、收缩早期喷射音、人工瓣膜音等。
③什么是奔马律?说明什么问题?
答:出现在第二心音之后,与第一二心音共同组成的韵律犹如马奔驰的蹄声。见于心肌病、心衰。
3.中医诊脉的方法
布指
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
布指疏密视患者手臂长短,医生手指粗细而定。
臂长,指细,布指宜疏;臂短,指粗,布指宜密。
小儿一指定三关。
运指
举法:轻按脉搏,又叫浮取。
按法:重按至筋骨,又叫沉取。用力适中,按至肌肉,叫中取。
寻法:寻找之意。 手指从轻到重,从重到轻。 左右推寻。
总按:三指同时用力诊脉。体会形态、脉位、脉力。
单按:一个手指诊一部分脉象。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形态。
4.普通伤口的换药方法
先用手将伤口外层的敷料揭去,按无菌操作持镊,将覆盖在伤口上的内层敷料轻轻揭去,露出无菌伤口。如遇敷料与伤口因结痂粘连,则不可硬揭,以免造成伤口出血。应以等渗盐水棉球将结痂敷料浸湿,使敷料与伤口分离。用75%酒精(或碘伏)棉球先消毒切口部位,再由内向外在伤口周围消毒2次,消毒范围应大于敷料覆盖的范围;需要时拔除引流条,引流口分泌物用干棉球拭净;如为拔除引流管,需以凡士林纱条疏松填塞引流口(胸腔拔管、膀胱造瘘拔管则按专科要求填塞)。覆盖敷料后用胶布固定或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