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践技能考试资料:拔罐的操作和吸附方法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拔罐的操作

1、患者宜采取躺卧姿势,切不可乱动以免罐子由身上坠落。

2、罐子宜拔于皮肤平滑之部位,应避免有皱襞,突起,尤其是有骨头的部位,最适于拔火罐的部位是肌肉脂肪层厚、血管较少之处。男子之前胸部、女子锁骨下部、乳房下部、男女之背、腰部皆适于拔火罐。肥胖者、脂肪过多者拔于肩胛骨、侧胸部皆可,需要时可拔于臀部,大腿及其他部位。

3、保护患者,勿使着凉,避免吹风。

4、向下取罐子时,为避免疼痛宜用一只手使罐子倾斜,用另一只手压迫罐子对侧之皮肤,使之形成一个空隙,空气由此得以入于罐中,此时罐子之吸引力立即消失而坠落,如今患者自行皮肤收缩亦很易使罐子坠落若于同一部位重复拔火罐时,必须选择未拔过的空隙地方施行。

拔罐的吸附方法:

1.火吸法

火吸法是利用火在罐内燃烧时产生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

用长纸条或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用火将纸条或酒精棉球点燃后,使火在罐内绕1—3圈后,将火退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在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吸拔方法。但需注意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2)投火法

用易燃纸片或棉花,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拨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此法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容易落下烫伤皮肤,故适宜于侧面横拔。

(3)滴酒法

用95%酒精或白酒,滴人罐内1一3滴(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拨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4)贴棉法

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花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l/3处,用火将酒精棉花点燃后,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此法需注意棉花浸酒精不宜过多,否则燃烧的酒精滴下时,容易烫伤皮肤。

以上拔罐法,除闲火法外。罐内均有火,故均应注意勿灼伤皮肤。

2.抽气吸法

先将抽气罐的瓶底紧扣在穴位上,用注射器或抽气筒通过橡皮塞抽出罐内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

学习平台
置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