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palpitation)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本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1.生命体征:血压、体温、心率。
2.皮肤粘膜、面容和眼征:是否存在贫血貌、紫绀、二尖瓣面容、突眼等。
3.颈部:有无颈静脉怒张或颈动脉搏动增强,可见于右心衰竭、心包填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检查甲状腺。
4.心脏体征:有无心界扩大,心率和心律是否正常,心音有无异常,有无心脏杂音。
5.周围血管征: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有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枪击音等;心包填塞可有矛盾脉。
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大体可见于以下几类疾病:
1.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等。
2.非心血管疾病常见于贫血、低血糖、大量失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以及胸腔积液、气胸、肺部炎症、肺不张、腹水、肠梗阻、肠胀气等;还可见于应用肾上腺素、用药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阿托品等药物后出现的心悸。
3.神经因素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最为常见,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惊恐或过度兴奋、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