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拔除术适应症
1、牙体病:有广泛龋坏,不能修复者,但如牙根及根周情况良好,可考虑保留牙根,作根管治疗,然后以桩冠修复或作覆盖义齿。
2、根尖病:根尖周围病变,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牙再植等方法保留者。
3、牙周病:牙周围骨组织大部分破坏,困条件所限不能治疗者。
4、创伤:牙因创伤折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不能用其它方法保存者。
5、阻生牙: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者。
6、多生牙: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妨碍功能的多生牙。
7、移位或错位牙:影响功能,引起疾病或创伤,妨碍修复,影响美观的移位或错位牙,均应拔除。
8、治疗需要:因正畸、修复、手术前需要拔除的牙。
9、滞留乳牙:滞留乳牙,影响正常牙萌出者,应予拔除。
10、病灶牙:病灶牙在有关科医生求下可予拔除。
牙拔除术的操作要求
1.操作中的动作
应轻柔、敏捷,时时与患者交流,处处体现爱伤观念。
2.体位
(1)患者体位:拔除上牙时,患者上颌咬合平面与地面呈45°角,其高度应在医生的肩关节和肘关节之间。但在行腭前神经传导阻滞时,上颌咬合平面应与地面呈60°角。拔除下牙时,患者下颌咬合平面与地面平行,其高度应在医生肘关节以下。
(2)医生体位:医生一般应站在患者的右前方,平稳站立,全身放松。在拔除下颌前牙时,医生可以站在患者的右后方,便于操作。
3.认真检查患者或根据病历核对患牙判断该牙拔除的必要性或适应证。 仔细询问患者全身病史,除外拔牙禁忌证,并根据询问的情况选择恰当的麻醉药物。
4.牙拔除术的要求
(1)麻醉:正确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2)牙拔除术操作:①选择正确的手术器械;②核对牙位;③消毒术区,清除大块牙石,并检查麻醉效果;④分离牙龈:使用牙龈分离器,正确使用分离器的工作面,应该有支点;⑤安置牙钳:放置牙钳时,钳喙长轴应与所拔除牙之长轴平行,钳喙应充分向根方伸展,夹紧患牙;⑥牙脱位:根据所拔牙的牙根解剖特点,分别使用扭转、摇动和牵拉的力量或三者之间的组合,使患牙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