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测方法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测定。
1. 体液免疫测定主要利用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一些辅助因子参与下出现反应,从而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测知未知抗体或抗原。此外,尚包括检测体液中的各种可溶性免疫分子,如补体、免疫球蛋白、循环复合物、溶菌酶等。
2. 细胞免疫测定法是根据各种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及巨噬细胞等)表面所具有的独特标志和产生的细胞因子等,测定各种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和功能,以帮助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
1.血清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G(IgG):
「参考值」7.0~16.6g/L.
「临床意义」
IgG减低见于:各类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的患者,以及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IgG增高主要见于:①多克隆性增高:如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癌、淋巴瘤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②单克隆性增高:如免疫增殖性疾病中的多发性骨髓瘤。
(2)免疫球蛋白A(IgA):
「参考值」血清:0.7~3.5g/L.
「临床意义」
IgA减低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非IgA型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病、重链病、轻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IgA增高见于IgA型系统性红斑狼疮、IgA型多发性骨髓病、类风湿关节炎、肝硬化、湿疹和肾脏疾病等。
(3)免疫球蛋白M(IgM)
「参考值」0.5~2.6g/L.
「临床意义」
IgM减低见于IgG型重链病、IgA型多发性骨髓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淋巴系统肿瘤和肾病综合征等。
IgM增高见于病毒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免疫球蛋白E(IgE):
「参考值」0.1~o0.9g/L.
「临床意义」
IgE减低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
IgE增高见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肝脏疾病、结节病、类风湿关节炎等。
2.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
「参考值」免疫荧光法:
CD3为63.1%±10.8%;CD4为42.8%±9.5%;CD8为19.6%±5.9%;CD4/CD8为(2.2±0.7)/1.
流式细胞术:
CD3为61%~85%;CD4为28%~58%;CD8为19%~48%;CD4/CD8为(0.9~2.0)/1.
注意:不同方法,参考范围不同。
「临床意义」
(1)CD3降低: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2)CD4降低:见于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3)CD8减低: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4)CD4/CD8比值增高:见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感染、变态反应等;CD4/CD8比值减低:见于艾滋病(常<0.5)。
(5)监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时CD4/CD8比值增高,预示可能发生排斥反应。
(6)CD3、CD4、CD8较高且有CD1、CD2、CD5、CD7增高,则可能为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