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便血伴有皮肤、猫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便血问诊要点:
1.询问便血的病因和诱因。病程中有否饮食不洁、进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史,有否服药(特别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史,是否集体发病;便血的颜色、便血与排便的关系(可推测出血的部位、速度和出血的病因)。
2.询问便血量。与估计呕血量一样,估计便血量要注意粪便量的影响,并需结合病人的全身反应才能较准确估计失血量。
3.伴随症状。如伴腹痛、里急后重(提示肠道炎症),伴腹部包块、梗阻(腹部肿瘤),伴全身出血(凝血机制障碍)。
4.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变化。详见“呕血”的相关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帮助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丢失情况。
5.询问过去有否腹痛、腹泻、痔疮、肛裂病史,有否胃肠道手术史、有否服用抗凝药物史。